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巩越丽秦艳玲赵淑玲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护理部吉林四平136000

DOI:10.7504/nk2016010203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摘要:细节管理属于护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服务品质、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等。为此,本文从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及时更新护理人员业务知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与查对制度、完善护理病历、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等方面展开综合叙述。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细节管理

细节管理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依据管理战略进行细节辨认、分析、补充、延伸、控制与超越的过程[1-3],属于护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中护理安全属于护理管理的重点内容,护理工作范围较广,且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直接对护理效果造成干扰,同时也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细节管理,并以此进一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意义重大,故本文将相关内容叙述如下。

1做法

1.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要想做好护理工作,需着重考虑各个班次的工作难度、工作强度、护理工作量等,便于对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高效的安排;考虑到我院危重患者较多,因此,可采取弹性排班与自选排班相结合机制,加强护理人力的活化与使用,其中连班与夜班需保证两人或者两人以上[4],并对不同能级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利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2及时更新业务知识

应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的培训工作,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过硬的工作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其中每周五下午进行循环轮训考核,包括基础及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术、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现场实操拉练、复杂护理问题的处理等,从而利于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减少护理差错事件。

1.3严格实施交接班制度

1.3.1护士长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随时对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工作落实情况、静脉输液情况、皮肤受压情况、管道处理、高风险因素干预情况等项内容进行查看与监督,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对症处理。

1.3.2每天进行交接班时应及时对相关器械设备进行清点,同时保证设备仪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另外,随时检查未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若药品保质期在3个月以内,可在药品上张贴便签注明[6],,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等可视化管理等。

1.3.3做好物品准备。白班需准备好充足的夜班所需物品,进行交接班工作人员应仔细清点后方可完成交接,且交接好的物品应放在指定的位置。

1.3.4若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年龄较大或者病情较为特殊等,可直接在床头对患者用药与相关高危情况进行重点交接,同时告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在患者病历上注明具体的护理措施、需要处理的问题等[7]。

1.4严格落实核查制度

严格执行有效核查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便及时发现工作纰漏之处,便于改正;另外,护理人员不可机械性的执行医生嘱咐,应严把医嘱关,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在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的同时应及时对医嘱进行准确记录,保留抢救患者时用过的药物,便于护士长进行检查监督。

1.5护理病历应及时完善

在为患者提供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及时将平日特殊情况下提供的护理措施详细地记录下来,做好相关告知和签字,同时要求护理记录与医生病历相符,保证病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8]。

1.6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

近几年来,医院出现医疗纠纷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广大医院工作者认识到了该类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护理管理者需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告知护理人员需从容应对,有利于缓解日常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可开展护理人员礼仪服务,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的形象;定期举行业务操作技能大赛,改善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与积极性,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护理人员维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从容应对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做好本职工作,使得团队凝聚力得以有效提高[9]。

1.7给予适当的激励策略

该项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出护理人员的动机,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因此,管理者需持续探索并建立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护理人员朝着该目标迈进,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奖励。

1.8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

由于个体的不同决定了每位护理人员的性格特征、执行能力、工作态度等均不相同。因此,管理者需及时了解每位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性格特征、工作态度、爱好等,便于安排对应的工作岗位,利于有效发挥出每位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另外,管理者需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知识竞赛等选拔出优秀的护理人员,并依据医院实际情况安排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院内进修、学术交流、出国深造等,便于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10-11];同时要帮助护士制定符合自己能力和要求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阶段性的进行评价。

2护理体会

2.1细节管理的具体目标在于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与快捷的护理服务,加强细节护理管理,抓住每一个细节,利于提高护理品质;同时,依据患者自身需求,可在健康教育、入院接待、护理安全[12]等方面为患者实施良好的细节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主动热情的工作,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内心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2.2细节管理属于一类管理概念,并对细节进行分析、辨认、补充、延伸、超越等,不同的护理管理环节均注重了细节管理概念,并坚持进行细节管理。其中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较为普遍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护理技术因素、护理责任因素等。其中医源性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服务行为不佳,护理技术因素包括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协作能力不佳等,护理责任因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无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导致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等[13]。细节管理基于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规范操作,并不断改进不良行为,有效预防护理管理不安全因素,利于保证护理安全。

2.3本文通过采取细节管理策略,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与业务技能获得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每个季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可使得护理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

3小结

本文通知实施细节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护理安全管理,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更新护理学知识,使得我院近几年坠床、管路滑脱、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送率显著下降,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及护理质量,使得护理纠纷事件明显降低,提高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建平.细节管理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509-510.

[2]余星桥.细节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9-120.

[3]申桂荣.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73.

[4]林珊.重视细节管理提高疗养护理安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9):853-854.

[5]殷志萍,葛网平,戴均秋等.强化细节管理在减少精神病房不良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18-119,125.

[6]杨超,王宇侠,李红华等.安全管理在妇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49-250.

[7]张明月,丁蓓.细节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02.

[8]李倩,陈剑明,王红梅等.构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2):165-166.

[9]Warner,K.,Afifi,T..Wheretherainfalls:evidencefrom8countriesonhowvulnerablehouseholdsusemigrationtomanagetheriskofrainfallvariabilityandfoodinsecurity.(SpecialIssue:Connectionsbetween(changing)rainfallpatterns,foodandlivelihoodsecurity,andhumanmobility:evidenceandanewanalyticalframework.)[J].ClimateandDevelopment,2014,6(1):1-17.

[10]何波,陈红,宋涛等.浅析新形势下疗养院安全管理的做法[J].医药前沿,2016,6(9):372-373.

[11]孙彩娟.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34):3177-3178.

[12]王银巧.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中的细节管理[C].//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471-473.

[13]MollyD.Murphy,JaniceLarson,AllisonTyleretal.Assessmentofownerwillingnesstotreatormanagediseasesofdogsandcatsasaguidetoshelteranimaladoptability[J].JournaloftheAmericanVeterinaryMedicalAssociation,2013,242(1):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