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NK/NKT细胞肿瘤生物治疗护理体会

/ 2

35例NK/NKT细胞肿瘤生物治疗护理体会

王红玲王盛(通讯作者)刘莹孙力君

王红玲王盛(通讯作者)刘莹孙力君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35例自体NK/NKT细胞肿瘤生物治疗全过程护理体会。方法35例非禁忌症恶性肿瘤病人,抽取自体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NK/NKT细胞,连续输注4次为一疗程,同时加强NK/NKT细胞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5例病人顺利完成抽血、输注过程,输注后2例病人在2-5h后发热。结论NK/NKT细胞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NK/NKT细胞;体会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与T淋巴细胞不同,NK细胞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NK细胞也会抑制肿瘤附近新血管的增生,因此可限制肿瘤取得所需要的养份进而限制肿瘤生长。NKT细胞是NK细胞和T细胞的综合体,同时具有NK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功能和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应用自体NK/NKT细胞治疗35例恶性肿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中护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治疗过程:

术前向病人介绍治疗过程并签署治疗同意书,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浓缩液30ml,在GMP实验室中用淋巴细胞分离液2000rpm离心20min分离纯化单个核细胞(PBMC),收集中间白膜层PBMC,用PBS溶液1600rpm离心5min洗涤3次后重悬于20ml无血清培养基(加2%自体血清)中,加到终浓度为1ug/ml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终浓度为1ug/ml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和终浓度为12.5ug/ml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包被液包被过夜的75cm2细胞培养瓶中,加入1000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20ng/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rhIL-15)置于37℃,5%CO2培养箱孵育,定时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到4天左右转入175cm培养瓶,补加rhIL-2、rhIL-15,以后根据细胞数量和培养液颜色每1-2天换液,并补加rhIL-2、rhIL-15,培养12-15天,手持式细胞计数器计数,数量达到1×1010个以上输注病人。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应在95%以上,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CD3、CD16、CD56的表达,在病人输注前,取培养液用丫啶橙染色或革兰染色,追加一次污染检测。此外,对每一批细胞终制剂均要留样冻存。

全过程护理心得体会

1.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会

1.1使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提供的MCS+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一次性管路耗材采集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S+设备采用单针穿刺方式,采血、输注均经同一血管和针头,因此首选肘部粗大、弹性好、易于固定且较为平坦的静脉穿刺,如肘部静脉穿刺困难,可改用股静脉穿刺或由医生帮助行颈内静脉插管。穿刺成功后应重点加强针头的保护,用胶布固定针头,取消毒纱布保护针眼处,再加创可贴固定[1]。

1.2防止枸橼酸中毒:由于抗凝剂中含有枸橼酸盐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引起低血钙,因此在采集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有无口周部麻木、肢体抽搐等枸橼酸钠中毒症状。为防止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于采集开始时口服葡萄糖酸钠10mg/10ml2支。

1.3采集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慌、头晕症状时应及时采取平卧位,双腿屈曲,瞩其深呼吸并尽量放松,同时减慢采集速度,一般会很快恢复,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终止采集,按键输注,取头低足高位,必要时按压门中、内关等穴位,症状缓解后适量补充水分。采集完成后,取无菌棉球覆盖穿刺处,瞩患者抬高手臂,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按压30min,避免形成血肿,淤血等,30min后观察。若针眼处无渗血,改用创可贴贴于针眼处防护[2]。。

2.细胞输注及护理体会

2.1NK/NKT细胞在输注前常规加入白蛋白有效防止细胞凝聚成团,但是无法绝对保证所有NK/NKT细胞均处于游离的单细胞状态,输注时采用输血器,因为输血器存在内置滤网,可充分过滤成团细胞,可有效减少输注细胞阻塞情况的发生,使用8-9号头皮针,不能使用太细的针头(NK/NKT细胞太大无法通过细针头)。

2.2NK/NKT细胞输注时严格控制滴速,先慢后快,开始10min内保持滴速30滴/min,观察患者无反应再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以40-60滴/min输入,对有些心肺功能不全者,滴注速度应尽量缓慢,输注过程尽量不超过60min。输注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细胞会渐渐沉降于输注袋,输注过程中每十分钟轻轻倒转输注袋,使细胞均匀地悬浮于生理盐水中。需要注意的是,为减少输注细胞浪费,护理人员需要每五分钟轻弹输血器内置过滤网,细胞悬液输注完毕后,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细胞袋中残余细胞数次直至细胞输注袋清亮,最大程度的把NK/NKT细胞输注给病人。

3.发热的护理:NK/NKT细胞治疗常见的副反应是发热,多在免疫细胞输注后3-6小时,体温在38-39℃之间,发热4-6h后自动消退,少数可出现寒战,高热反应,治疗中每一项操作都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才能确保治疗顺利完成。在35例治疗病人中,有2例病人在输注后2-5h发热,发热体温在38.5-39℃之间。一般处理原则是:体温在38.5℃以下,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不用进行任何处理;体温在38.5-39℃给予一般冰袋物理降温,头部及大动脉处冰袋冰敷或用乙醇擦浴或温水擦浴,测量体温的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出汗等体征;体温高于39℃,使用消炎痛纳肛处理,杜绝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降温。如出现寒战现象,肌注异丙嗪(非那根)25mg治疗,并适当给予吸氧。

讨论NK/NK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35例治疗病人所用外周血均是自体的,避免了因使用异体血带来的交叉感染。NK/NKT细胞从采血、制备到输注所用耗材均为一次性的,且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培养扩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功能可靠,成分明确,来源稳定,避免使用血清可能带来的未知感染,有利于保障选择细胞治疗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NK/NKT细胞输注前均进行细菌、真菌和支原体、内毒素检测,由本院检验中心和本实验室同时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才输注病人。在35例治疗病人中,输注后2例病人在2-5h后发热,发热均自行消退。病人发热原因可能是NK/NKT细胞输注速度过快,或者因患者身体太虚弱有关。

参考文献

[1]杨秀梅,袁虹.81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与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第15卷第18期:79-80.

[2]薛晓燕,景雪冰,冷梅芳,等.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年7月第27卷第13期: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