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

/ 2

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

赵敏

赵敏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脑血管畸形患者40例,取2种不同类型脑血管畸形标本,包括脑动静脉畸形(AVMs)和海绵状血管瘤(CMs)标本,选择颅内出血开颅治疗患者40例,取颞浅动脉组织标本,均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检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bFGF)两种血管生成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的表达。结果VEGF、bFGF两种血管生长相关因子与正常血管生长因子相比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VEGF、bFGF在脑血管畸形中存在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Differentialexpressionofangiogenicgrowthfactorsinthebrainvascularmalformationsofthe

【Abstract】Objectiveexpressionanalysisofvasculargrowthfactorincerebralvascularmalformationofthedifferenceandclinicalandpathologicalchangesofcerebralvasculardiseasesprovidetheoreticalbasis.Methodscerebralvascularmalformationwere40cases,twodifferenttypesofspecimensofcerebralvascularmalformation,includingcerebral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andcavernoushemangioma(CMS)specimens,selectedbyintracranialbleedinginsurgicaltreatmentof40casesofpatientswith,superficialtemporalarteryspecimens,weretakenim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andobservationo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and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FGF)alphatwoangiogenicfactorsincerebralvascularmalformationinexpression.ResultsVEGFandbFGFvasculargrowthfactorrelatedwithnormalvasculargrowthfactorintheexpressionof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VEGF,bFGFincerebralvascularmalformationisdifferentiallyexpressed.

【keyword】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cavernoushemangioma;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脑血管畸形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主要包括脑动静脉畸形(AVMs)、海绵状血管瘤(CMs)两种类型,是造成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可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脑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VEGF、bFGF)在脑血管畸形中可能存在差异性表达。由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分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关系,旨在探讨脑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现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头颅MIR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实验取脑动静脉畸形标本和海绵状血管瘤标本进行研究。其中脑动静脉畸形22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选择同期40例颅内血肿患者作为对照,并取浅动脉标本,排除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差异性(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2.方法

40名脑血管畸形患者经头部MRI或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在开颅切除中将取得标本经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乙醇脱水,并浸入60℃石蜡包埋[1]。40名颅内血肿患者在头部翼点开颅过程中取颞浅动脉标本,将所有蜡块标本以5um连续切片5~6张,固定于防脱水载玻片上,行蒸馏水冲洗,并行水化备用。将80例标本切片各取一片常规行HE(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所有标本的染色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试剂盒由美国SantaCruz公司生产,将80例标本切片添加到VEGF、bFGF工作液(1:1000稀释),浸入37℃浸润1h,完成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后使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冲洗时间间隔2min;使用二氨基联苯胺滴液显色,苏木精液溶液行复染,脱水后封固,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生长相关因子染色阳性情况。

3.观察指标

以普通病理学切片作为对照,注意观察免疫组化切片血管腔的内皮细胞层以及血管周围的组织学特点与免疫染色情况,由2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观察其实验结果,按同一部位血管着色强度,将结果分为3级:无染色(-),轻度染色(+),明显染色(2+)[2]。

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数据包对本组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染色结果=阳性例数/总例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单位以百分率表示,P<0.05时,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正常血管壁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为2.50%,动静脉畸形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为82.50%,海绵状血管瘤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为77.50%,动静脉畸形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与正常血管壁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X2=130.9463,P=0.0000);海绵状血管瘤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与正常血管壁中VEGF表达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X2=117.1875,P=0.0000),见表1。

2.转化生长因子α

正常血管壁中bF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为5.00%,其中2例(+),32例(—);动静脉畸形中bF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为87.50%,35例(+),5例(—);海绵状血管瘤中bFGF表达染色阳性率为82.50%,33例(+),7例(—),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与正常血管壁的bFGF表达明显,差异显著(X2=136.8950,122.0317,P<0.05),见表1。

讨论

脑血管畸形是造成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其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形成异常血管团,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脑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研究表明,脑血管畸形中的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存在异常表达[3]。由此,本研究对脑血管畸形中的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以相似人群手术过程中取得的颞浅动脉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VEGF、bFGF表达进行分析检测。

有研究认为VEGF及其受体可能参与脑血管畸形的发病过程[4]。实验中,结果显示VEGF在脑畸形血肿处于较为活跃的血管生成状态,管壁的通透性较高,且管壁结构不完善,稳定性较差[5]。bFGF是血管内主要的一种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可促进多种细胞转化,一般在正常血管中几乎不表达,而在脑血管急性中bFGF显著表达[6]。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正常VEGF表达阳性率率2.50%,明显低于AVMs、CMs的VEGF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2.50%、77.50%,且正常bFGF表达阳性率为5.00%,明显低于AVMs、CMs的bFGF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7.50%、82.50%,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7~8]。表明VEGF、bFGF在脑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脑部血管在高流速、高流量状态下,管壁的通透性提高、纤维素样坏死,增加了管壁的脆性,使脑血管丧失自动调节能力,易造成血管畸形发生,进一步有血管破裂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国华,杨振村,更?党木仁加甫等.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29):4689-4694.

[2]振村,王增亮,党木仁等.基质结构蛋白在脑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差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4):3785-3790.

[3]子健,何来昌.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33(4):511-512.

[4]建平,彭秋平,胡欣等.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1):1152-1155.

[5]继,赵小二,吴慧等.MRSWI在脑微出血及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2(1):12-15.

[6]明欣,来颖.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血管畸形动静脉分流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758-759.

[7]佳,金虎,夏鹰等.脑血管畸形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术中监测及辅助技术新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4,4(8):698-702.

[8]江,陈韵彬,陈加优等.磁共振成像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3):3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