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3

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性探讨

伍宇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对所有严重创伤患者的进行急诊手术,控制患者的出血量与污染,并给予创伤患者液体复苏,纠正患者休克等情况,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后方可给予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总成功率为90.56%,有7例死亡,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总死亡率为9.44%。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严格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复苏的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关键字】损伤控制;严重创伤;临床救治;有效性

Damagecontrolisappliedtotheeffectivenessofclinicaltreatmentinpatientswithseveretraum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damagecontrolisappliedtotheeffectivenessofclinicaltreatmentinpatientswithseveretrauma.Methods:randomlyonJune6,2014-February2014toourhospital80casesofseveretrauma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throughthecasesofretrospectiveanalysis,inallthepatientswithseveretraumaemergencysurgery,bloodlossandpollutioncontrolpatients,andtogivetraumapatientswithfluidresuscitation,correctingtheshock,etc.,afterthepatientvitalsignsarestableforsurgery.Results:80casesofpatients,80patientswerecuredanddischarged,treatmentoverallsuccessratewas90.56%,with7deaths,onediedofuncontrolledhemorrhagicshockin2cases,1casediedofcerebralhernia,diedin3casesofinfection,1casediedofmultipleorganfailure,totalmortalitywas9.44%.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severetraumashouldbeAngleaccordingtothedamagecontrolstrategytochoosetheappropriatetreatmentmethod,atthesametimeofrecoveryinatimelymannertogivehemorrhageandpollutioncontrol,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atient'ssurvivalrate,reducemortality.

【keywords】damagecontrol;Severetrauma;Clinicaltreatment;effectiveness

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中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伤情严重、容易发生各种生理功能紊乱和漏诊等情况,由于治疗较为困难,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同时,严重创伤患者一般情况下为多发伤,即拥有2个或者以上的部位受到严重的损伤,并且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与休克,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死亡。本文主要对来我院就诊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复苏的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的控制,现报告如下所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经严重创伤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其中男性患者45例(60.00%),女性患者35例(40.00%);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为(45.25±1.31)岁;损伤严重度评分方法(ISS)评分,均≥25分;损伤原因:45例车祸、15例坠落、20例刺伤;损伤部位: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脊柱骨盆四肢创伤、外周血管创伤、其他;就诊时间:1-3小时。入院时30例创伤性休克,25例昏迷,25例呼吸窘迫。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用的急救策略与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80例严重创伤患者全部采用损伤控制(DCS),具体操作步骤:

1)腹部损伤。在30min内修复患者的腹腔主干大血管损伤,否则给予暂时的插管分流,而对不危及生命的血管进行果断的结扎;其中小肠与胃出现小破裂应及时给予单层修补;肠管出现撕裂的应给予暂时性的钳闭或者结扎;如果肝出现严重的破裂,不进行切除或修补,应进行结扎肝固有动脉,或者以填塞为主;而胆胰损伤的患者直接进行置管引流,并且放置负压进行吸引;腹膜后大血肿患者估计是由于止血困难,应先进行腹腔填塞止血,暂时无张力腹腔,其中腹部损伤的定性手术一般在72小时内完成。

2)颅脑损伤。针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先进行钻颅血肿穿刺引流或者直接进行去骨瓣来减压。

3)胸部损伤。心包则填塞,心脏大血管损伤,气管或大支气管损伤等应进行血胸开胸修补、止血,随后短时间内关胸,并进行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4)脊柱骨盆四肢创伤。针对危及生命的肢体出现主干大出血,估计主要是由于血管修复或者吻合困难,应进行暂时性插管,而椎体爆裂骨折所导致的椎管前压迫应选择简单的椎板进行减压,骨折只进行外固定[1]。如果有两个部位或者以上应进行分组同时治疗。

5)外周血管:针对危及生命的外周血管损伤,主要是由于修复或者出现吻合困难导致的,应给予暂时插管,必要时,要果断进行结扎血管。

其中简明的手术应控制在90分分钟左右,在手术完成后,应将其送入ICU病房做进一步的复苏监护,从而纠正或者的低体温、酸中毒、凝血等功能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的循环和呼吸、胃肠功能,防止脓毒症等级联反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确定性手术[2]。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都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处理,针对文章中涉及到的所有一般资料,都以(±s)作代表。同时,针对文章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在对比是都选择卡方检验方案进行。此外,针对涉及到的所有计量资料,都需要用t值予以检验。通过客观分析、对比所有临床数据,如果发现2组间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还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就以P<0.05予以表示[3]。

2结果

2.1人口学资料

3讨论

创伤主要是指因交通事故、坠落以及工矿事故伤等高能量损伤而导致的一种创伤,所以受伤的程度比较严重与复杂,且受伤后易出现严重的休克情况,使得患者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临床表现:低体温和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致死性三联征[4]。此时,如果对患者进行过分的手术干预,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使得患者在手术中或者手术后迅速死亡。伴随着对严重创伤患者的病理于生理基础的深入研究与认识,从而使得人们对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的理念发生改变[5]。损伤控制策略的出现是治疗严重创伤患者的一大进步思路,其主要的核心思想是严重创伤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不断恶化的生理功能,而不是解剖学的损伤。因此,它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协调发展,从而使得治疗效果达到最佳水平[6]。

损伤控制手术与常规的急诊手术不同,它主要是利用一些有效且简单的手术来处理大失血、严重创伤等患者,同时有利于顺利进行液体复苏,使其病人病情稳定,进而为后期的确定性手术提供基础,该原则已经被视为近年来最有价值的原则之一[7]。其中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起初,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救治措施,最大限度挽救其生命;其次,给予液体复苏;最后,再给予患者确定性手术。经过这三个阶段处理,可大幅度减轻对患者身体功能扰乱,进而减少多种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患者死亡人数。损伤控制理论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本源损伤;二是医源损伤;三是时间损伤[8]。主要是先进行外科干预,对一些致命性损伤进行控制,接着清除患者伤口,最后进行复苏,提高患者手术承受能力,层层推进,对开放性骨折损伤进行控制,进而取得显著效果。本文主要对来我院就诊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复苏的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的控制。研究表明,在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总成功率为90.56%,有7例死亡,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总死亡率为9.44%。综上所述,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严格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复苏的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魏晓艳,屈征,徐婷,雷光金,叶应强,陈元,曹凯.腹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手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5,06:554-556.

[2]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刘梦璋,林昌盛,李继锋,邹育才.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06:561-565.

[3]曾明军,朱立新,刘成龙,文健.损伤控制骨科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4:3037-3040.

[4]赵资坚,邹育才,刘梦璋,蔡史建,江标,杜建业.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救治严重骨折伴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10:956-957.

[5]郝天智,朱敬民,扈文博,张华,高振辉,温学辉,周智,鲁刚,刘静杰,李文.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策略救治严重烧创复合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06:661-664.

[6]盛斌,易丹,汪更胜,李果,徐鹏.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02:119-121.

[7]殷泽刚,初海滨,于金秀,姜春阳,王昱林,邢元丽.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及ICU在损伤控制策略中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3:10-11.

[8]鞠传宝,姜秀娟,初海滨.血府逐痕汤联合损伤控制技术早期救治骨关节多发伤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1:5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