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医院药品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张元礼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医院药品风险管理情况及防范措施,降低医院药品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从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基本风险管理因素等分析医院药品存在的风险,再针对医院药品风险存在的不同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建立健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结论:药品风险管理与防范是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医疗机构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减少医院药品风险管理不当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药品;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398-01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drugriskmanagementandpreventionmeasures,reducethehospitaldrugrisks,andensurethesafetyofdruguseinpatients.Methods:theriskexistinginthebasicsituationofdrugriskmanagementinhospital,basicriskmanagementfactorsanalysisofhospitaldrugs,accordingtodifferentfactorsofhospitaldrugrisktakeforpreventivemeasures.Results:thereisaplan,stepbysteptoestablishandimprovethehospitaldrugriskmanagementsystem,andactivelycarryoutdrugriskmanagement,canmaximizethesafetyofpublicmedication.Conclusion:drugriskmanagementandpreventionisoneofthemajorissuesfacingthehospital,medicalinstitutionsshouldattachgreatimportancetotakevariousmeasurestopreventandreducetheincidenceofhospitaldrugriskmanagement.

[Keywords]hospitaldrugs;riskanalysis;preventivemeasures

药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具有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典型特点[1]。它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决定了医疗机构在使用药品时具有高风险。随着疾病的范围不断被扩大,再加上药品种类繁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也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新的药品管理政策陆续出台,对医疗机构的药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药品风险的管理,减少和防范药品风险的发生,这不仅可以减少医疗差错纠纷还可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本文将从现阶段影响医院药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等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建立且完善医院药品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规避医院药品管理风险,达到药品风险最小化,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医院药品风险管理基本现状

1.1医院药品存在的基本风险

1.1.1药品在采购、验收时的风险。医院本身没有能力对药品的内在质量进行有效检测,采购验收时只能凭厂家或药品配送公司提供的随货同行单、检验报告、进品药品注册证等判断药品质量合格。如果厂家生产假药、劣药、更换药品包装、生产日期等或配送公司在药品流通环节未按规定的物流进行,导致药品无效、失效等;

1.1.2药品贮存管理中的风险。药品的存贮有严格的条件,如通风避光,防鼠防虫,低温、阴凉、常温保存,特殊药品必须特殊保存等。医院在药品的贮存过程中,会因人为或机器等原因造成药品不能按要求管理贮存,导致药品失效变质、流失、盗用等,如未按冷链配送药品、停电导致冰柜停止工作、未严格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等;

1.1.3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药品从药房到病房再到患者,需要医师、护士、药师协调配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医嘱开具错误、药品选择错误、给药剂量错误;执行医嘱错误、给药方式错误、调剂错误、发药错误等。

1.1.4药品本身的风险。致残、致畸、致突变及药品本身的毒副作用,使药品在使用中具有较大风险。

1.1.5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药品风险。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种族、年龄、体重、疾病、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群用药就可能有不同的用药风险。

1.2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

随着许多药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屡见于报端,如“问题疫苗事件”、“糖脂宁事件”、“刺五加注射液事件”等,药品安全问题受到公众极大的关注。药品风险管理成为与药品有效性同等重要的问题。安全用药成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安全用药意识,加强药品的风险管理,降低用药风险等成为医院药品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影响医院药品安全的风险管理因素

医院药品风险存在于药品在医院中的每个环节中,其全程管理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并且比较复杂[3]。医院药品风险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药品风险,防范的主要目标是将风险控制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历史背景下可以接受的水平。从药品安全性事件的相关性来看,影响医院药品安全的风险管理因素主要有:(1)药物管理因素;(2)药物使用管理因素[4]。药物管理因素包括按规章制度运输、贮存和保管药品。药物使用过程中管理因素包括药品选择、给药方式、给药剂量等。

3.医院药品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3.1加强监管,落实药品管理制度

3.1.1国家层面应加强药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规范药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中的环节,避免出现假、劣药品。

3.1.2医院层面应落实国家政策法规,按相关的管理规定和程序使用药品。在采购、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药品的进货验收制度,如实记录每批药品进货情况。要建立药品生产、配送企业资质档案并确认档案的真实、有效、完整。出现药品生产厂家、供应商、药品包装等信息变更时,及时核实变更情况并由相关方提供变更说明。发现药品质量情况及时反馈处理;在药品的贮存管理中:严格药品出入库管理、分类管理、分区管理、特殊药品等管理制度,做到定期盘点,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按照药品的类别和贮存条件合理存放。严禁冷藏品种存放于阴凉库、阴凉品种存放于常温库等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医务人员药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严格按规定程序和方法使用药品。医务人员必须撑握常用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杜绝由乱用、滥用、不按规范使用药品导致的药害事件;根据个体化给药的原则,选择适合病人的药物;正确对待和处置药品不良反应。减少药品风险。

3.2建立药品信息网络,加强信息沟通能力,提高药品风险防范能力

信息沟通是药品风险管理的主要载体,只有充分掌握好药品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沟通,才能够将药品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在药品风险的动态管理过程中,医院要加大药品信息建设的力度,拓展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将药品在医院使用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快速查询和了解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药品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规避用药风险。

3.3完善药品质量报告的召回制度

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报告制度和召回制度。从医院层面完善药品的质量跟踪程序,对医院的药品质量进行详细记录,对医院中出现的药品安全事件进行公示报,对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实行召回。做到问题药品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故的重复出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探索药品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确实有效的对策是降低药品风险,达到最大化的药品收益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丽梅.医院药品风险管理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2014,9(12):1821-1823.

[2]于雁玲,武建康,范慧霞等.失效模式后果分析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503-1504.

[3]赵丽.试论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5,23(2):157-175.

赵瑛,陈东生,吕永宁等.56家大中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3):230-233.

[4]狄惠苗.护理风险管理在病房药柜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