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循环系统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80例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循环系统影响分析

张红芹施强潘炳德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266400

【摘要】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对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高龄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II-III级,年龄70-93岁,体重45kg-80kg,随机分为两组(n=40):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0.4ug/kg(S组实验用药)或枸橼酸芬太尼3ug/kg(F组实验用药)、维库溴铵0.15mg/kg、异丙酚1mg/kg,2分钟后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病人入室麻醉前(T0)、麻醉用药后气管插管前(诱导用药后2分钟)(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1(T3)、3(T4)、5(T5)分钟的SBP、DBP、HR。在T0~T5时点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3ml注入肝素抗凝试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麻醉用药后及气管插管后部分时间点S组SBP、DBP、MAP、HR低于F组(p<0.05)。与T0比较,F组T2、T3、T4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麻醉诱导可有效地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急反应,更有效地减轻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舒芬太尼;高龄患者;循环系统

【中图分类号】:R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高龄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II-III级,年龄70-93岁,体重45kg-80kg。其中上腹部手术32例,胸科手术17例,头面部及颅脑外科手术31例。术前心肺肝及肾功能未见异常,无内分泌疾病及高血压病史,术前预测均无气管插管困难(Wilson综合评分<3分)。随机分为两组(n=40):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

1.2方法与监测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连接PhilipsM1205AV26多功能监护系统连续监测ECG、血压、SpO2、PETCO2。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4ug/kg(S组实验用药)或枸橼酸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ug/kg(F组实验用药)、维库溴铵0.15mg/kg、异丙酚1mg/kg,2分钟后气管插管,所有病人气管插管操作均由同一医师操作,且在60S内完成。气管插管后接NarkomedGS型麻醉机行机械控制通气,新鲜气流流量为1L/min,调节潮气量和通气频率维持PETCO2在4.0kPa~4.6kPa。监测并记录病人入室麻醉前(T0基础值)、麻醉用药后气管插管前(诱导用药后2分钟)(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1(T3)、3(T4)、5(T5)分钟的SBP、DBP、HR。气管插管后SBP、或HR升高幅度20%以上认定为发生心血管反应,记录发生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在T0~T5时点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3ml注入肝素抗凝试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记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比、ASA分级和气管插管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HR两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部分时间点S组SBP、DBP、MAP、HR低于F组(p<0.05)。与S组比较,F组T2、T3、T4时SBP、DBP、MAP、HR升高(p<0.05),(见表1)。F组心血管反应率为62%,S组无心血管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在气管插5分钟后,血压和心率趋于平稳。与T0比较,F组(T2)、1(T3)、3(T4)时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升高(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高龄患者的外科手术适应症也逐渐放宽,据统计70岁以上老人近半数要经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故老年人的麻醉应引起重视。Stahl等研究发现舒芬太尼与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12~27倍。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效应比为(5:1)~(10:1).与等效计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多的优点,包括起效更快、手术应急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及激素水平变化更小,呼吸抑制轻。Cafiero等研究发现以芬太尼1/10量的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舒芬太尼组病人不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氟类吸入麻醉药的吸入浓度也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提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与氟类吸入麻醉药有更强的协同作用。芬太尼最佳用药时间是气管插管前2分钟,因此选择麻醉诱导后2分钟气管插管。置入喉镜和插入气管导管是引起心血管反应的主要原因,喉镜置入30~40s时心血管反应最为剧烈,持续约3~5min[1]。所以,本试验选择插管后5min内各时点与插管前比较。

应激反应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发挥作用,应急刺激数秒后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浆儿茶酚胺(E和NE)浓度是应激反应的重要指标,结合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应激反应的评价更为客观可靠。本试验中插管时及插管后各时点芬太尼组较舒芬太尼组SBP、DBP、HR血浆E和NE浓度升高,且舒芬太尼组SBP、DBP、HRSBP、DBP、HR血浆E和NE在插管时及插管后各时点与插管前比较无差异。舒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时SBP、DBP、HR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无差异,提示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可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用于高龄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可有效地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更有效地减轻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国楼。全麻插管期血管副反应的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