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两种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比较

刘开宇杨燕宁(导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目的探究两种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56例DRP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取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取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和虹膜新生血管,分别为:24眼,4眼和2眼;对照组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和虹膜新生血管,分别为:18眼;10眼和4眼,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DRP合并白内障通过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并发症情况发生较少。

【关键词】:两种术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章标识码】A

DRP合并白内障,属于临床方面老年人群多发的病症。严重的情,会对患者的视力、正常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1]。本次研究,先去近年来收治的56例DRP合并白内障患者,探究两种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56例DRP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为50~66岁,平均(58.6±5.4)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7例;年龄为54~68岁,平均(61.3±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然后取局部进行麻醉,在颞的下部位置角膜的缘后大概为3.5mm左右位置,放置灌注头。12点位置的角膜缘后约2mm的部位进行板层巩膜的切口,通过超声乳化的方式吸除晶体核、皮质,行10—0缝线缝合角膜缘的切口,指导其密闭。设置正常的三通道,切除玻璃体和拨膜、视网膜等,同时将其进行复位,进而使得电凝新生血管、视网膜光凝。然后行三通道切口的缝合,将12点角膜缘后切口缝线加以拆除,植入5mm左右的Storts人工晶体。

对照组通过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然后行对患者局部的麻醉,同时设立正常的三通道,对患者的晶状体核和皮质、后囊膜进行切除,预留前囊膜,并刮除前囊膜下部位置的上皮细胞,将四周的组织全部洗净。此外,实行对玻璃体的切除工作,以及增殖膜的分解工作和视网膜的复位工作,电凝新生血管和视网膜光凝。最后,将二通道的切口加以缝合,同时应预留灌注工作,在角膜缘后进行切口,然后充分的植入5mmStorts的人工晶体。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通过改善微循环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控制血糖能够保证于标准的范围内。手术后7d、14d进行复查,然后之后0.5个月入院进行复查。每次复查的内容包括:视力、眼压、是否存在虹膜新生血管(INV),以及散瞳患者需对其眼底部位进行检查。30~60d实行患者眼底荧光血管的造影,选取适宜的实际行视网膜的光凝工作,确保激光的能量控制为:210~260mW,光斑为450μm,曝光的时间为0.22s,激光治疗低于4次,且每次应低于400点。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应实行后极部位C形的光凝,在黄斑位置230μm左右,能量为120~140mW,光斑为85μm,曝光的时间为0.11s。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黄斑水肿情况、虹膜新生血管等。

1.4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13.0软件加以统计学的处理,计量方面的资料通过均数±进行表示,标准差以进行表示,通过组间进行对比,以配对t进行检验,组间的对比通过X2进行分析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24眼,对照组视力改善18眼,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的对比

手术后3w~1.5a,观察组黄斑水肿4眼,对照组黄斑水肿10眼,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INV后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中有14眼补光凝,没有观察到INV。对照组中有20眼补光凝,手术后90d~1.5a有INV4眼,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和眼压提升的患者有6例,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有4例,均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得以好转。手术后15d~60d存在后发障5例,所有患者均通过YAG激光进行治疗,然后将后囊切开。存在局限性牵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有2例,小裂孔的患者有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解除牵拉后网膜的方式进行复位,然后进行激光光凝的补充工作。

3讨论

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后囊膜,具有对新生血管抑制的功效,同时可抵挡血管和炎性因子。当后囊膜受到损害的时候,视网膜很容易产生血管因子,其能够对虹膜睫状体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进而产生INV[2]。本次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通过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式视力改善情况更加显著,且并发症情况发生率较低。相关研究显示,INV产生的基本原因为视网膜缺血,同时晶状自身具有对于新生血管的抑制功效。因为行白内障手术,能够破坏血眼屏障,同时加快DRP的发展[3]。此外,若丧失晶状体屏障的作用,很容易致使血管生长的因子会对虹膜睫状体产生刺激,进而出现INV。所以,手术过程和手术后做好全视网膜光凝的完善工作,能够降低视网膜耗氧情况,同时减缓DRP的发展,控制INV的情况。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DRP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娟,陈建英,李琳.两种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0,50:69—70.

[2]周林,冯军.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1,32(19):2577—2579.

[3]高继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