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王乾一李亚芹*通讯作者李佳萌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4名,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各42名。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都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明显,适合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8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016-01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ruishulavalstatinwithatorvastatineffectforthetrea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CHD).Methods:inMay2014toJune2015in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84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ccordingtothedifferenttreatment,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experimentalgroup(inshucutstatintherapy)andcontrolgroup(withatorvastatintherapy),eachgroupof42.Afteronemonth,comparethetreatmenteffectof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thetreatmentserumtotalcholesterol(TC),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andthreeacylglycerolsignificantlylower(TG),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levelincreasedsignificantly,andtheexperimentalgroupofpatientswithbloodlipidtoimprovethesituationismuch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reatmenteffecti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andsignificantdifferenc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uishulavalstatinwithatorvastatintwodrugscansignificantlyimprovelipidlevels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improvescardiacfunctioninpatients,butcuttingstatintreatmenteffectismoreobvious,theshuissuitableforextensiveapplicationinclinical.Keywords:shucutstatins.Atorvastatin;Coronaryheartdisease(CHD).treatment

冠心病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壁上附着由异常血脂形成的粥样斑块,使血管缩窄甚至堵塞的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性心脏病[1-2]。冠心病与体内高血脂状态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延缓粥样斑块的形成速度,具有保护神经及血管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3]。本文研究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旨在探讨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4名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性46名,女性38名,年龄在45-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5.67±3.21岁。在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各42名。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用药史等一般情况上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临床纳入标准以临床常用冠心病诊断标准为依据:胸部疼痛或放射至背部,有压迫感或濒死感,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心肌标志物水平升高或者有动态演变;心电图显示有冠心病的动态特征。

1.2.2排除标准有严重肿瘤及其他系统恶性疾病;近期有过急诊手术;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近期有过动脉介入治疗。

1.3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对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的降糖、降压药物的治疗,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正常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口服,剂量为5mg/次,2次/d。对照组增加阿托伐他汀口服,剂量为10mg/次,2次/d。如患者出现服药不良反应则立即停止用药。两组患者在其他治疗方面均保持一致。1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观察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两组患者之间各项血脂指标的比较。

1.5统计学方法通过检测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肾功等各项指标均无异常。

3讨论

目前冠心病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主要与年龄、吸烟、血脂异常、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4]。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的作用,能有效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阻断胆固醇的合成途径,增加胆固醇的去路,同时减少载脂蛋白的合成[5]。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本文研究发现,患者在经过这两种药物的治疗后,血脂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并且患者服药后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而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较阿托伐他汀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但本文的研究样本过少、时间过短,仍然需要长时间、大样本的调查来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用药标准及注意事项,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168-169.

[2]刘明锋,曾日红.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体会[J].海峡药学,2015,27(6):115-116.

[3]杨文,刘洁云,秦雷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3.

[4]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5]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19-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