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历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加强历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李佳敏

河北省曲周县实验中学(057250)李佳敏

【摘要】历史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极其重要,并且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对学生素质

的培养大体包括两方面:思想素质和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培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多采取灌输式教学而使其走入了误区。历史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从老师到学生都不重视,这使历史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功能无法发挥出来。其实,历史是一门思维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历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功能,大力加强历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而历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大体包括两方面,即思想素质和历史思维能力。

1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的思想素质

1.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做人道理。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丰满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讲授来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否则只能是空洞说教。像伦理道德中最高境界的爱国主义,古往今来,何其丰富。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还有高尚的做人准则的代表,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先辈留下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不尽的精神财富。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加以引导,就能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在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培养和熔炼出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优秀民族精神,并凭这种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出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北京人的古老,青铜器的精美,让西方人震惊的四大发明和万里长城”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象征。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敦煌艺术堪称世界之最;《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世界著作。这些文化遗产,至今为世人赞叹。通过对这些东西的讲述,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面对辉煌的历史,自然会增添他们面对现实的历史责任感。

1.3通过历史事件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动力。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都江堰和大运河修凿,造纸术等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是民族进取精神的表现。而林则徐“师夷”,康有为“上书”,孙中山“斗争”以及毛泽东“探索”更是充分地表现出中国人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勇于开拓的精神。在教学中,老师多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就能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科除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外,还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1再认、再现能力,一般属记忆能力,但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大小字,插图进行启发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想象活动和记忆活动交织在一起,记忆效果将会很好。

2.2分析能力,指运用史论分析某一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地辩证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2.3综合能力,是通过综合叙述,将某一历史知识各组成部分构成一整体,形成整体认识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综合”,学会综合,形成能力。

2.4归纳能力,它包括单一归纳和按类归纳两种,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思考题,课后习题,设计习题等等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它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2.5比较能力,是一种对历史现象从各种不同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异同点,寻找其规律的能力。比较的过程,既是一个辨析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升华提高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培养生这种能力。

2.6评述能力,指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在综合介绍叙述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作出分析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评价的原则,评述历史问题的表达方法和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评述能力。

2.7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历史是为了服务现实,历史与现实总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通过历史的分析可以认识现实及预见未来。这是历史学和社会功能决定的。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分析,认识现实的热点问题,以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所能完成的。但如果教师、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对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积极引导,悉心培养下,久而久之,学生的素质就会得到大大提高。这样,历史学的素质培养作用便会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