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王治国

湖北省仙桃市剅河一中(433006)王治国

今天黄启维又没来,班长报告我说。这时我非常气愤,这个同学是上个月校园打群架的组织者,情节较严重,学校领导正在处理此事。今天又没有来上课,他到底要怎么的,下午他慢慢来到学校,我把他找到我的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上午去哪里了。”他高昂着头,两手插在裤兜里毫不在乎的说:“去上网了。”这还得了,我当时血往脑袋上涌,我大声吼道:“叫你父母来!”哪里想到他比我更大声吼到:“我没有父母,他们早死了!”说到这里他冲出了我办公室。我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哪里,心里想,今天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我迅速跟学校请了假,趁着市教育局开展的“课外访万家”的活动经过询问找到他家里,他家是一个50年代的小平房,到处是破洞,家里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客厅里有许多没有剥完的棉花,其它什么也没有。这时从屋里走出了个衣服很破旧的八十多岁老人,经过询问是孩子的外婆,他外婆边流着泪边跟我说:“这孩子读小学时很优秀的。”这时我看见了他们大厅里贴满了奖状,有“三好学生”和各种竞赛得的奖。

这时我问到:“他父母呢?”这时他外婆更伤心了,原来他妈妈没有读完小学就去外面打工了,在打工期间认识了一个男朋友就是“维维”的爸爸,由于双方年龄太小了没有领结婚证就草草的结婚了,双方性格了解不是很多,他们结婚后不久两人的关系就紧张起来,丈夫一气之下就外出打工,由于没有领结婚证就再也没有跟她联系了,甚至儿子出生时也没有回家。出于赌气和其他生计,这位母亲也在孩子不满周岁时将他丢给婆婆抚养,也到外地打工去了。在4年前又在打工期间跟深圳的另一位男士结了婚,并生育了两个孩子,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

小学时,孩子还算听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性格就慢慢变了,和家人之间关系渐渐疏远起来。读初一时,这个孩子就与社会闲杂人员往来,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上初中先在镇二中就读,但一年下来也是屡屡犯错,成为全校师生眼里“鼎鼎有名”的人物。今年9月份开学,出于换一下周围环境的想法,家人就将他转到我们学校学习。这时我才知道他为什么说自己没有父母。这时黄启维正好回到家,我跟孩子说,是老师的语气太重了,对他说了一些读书的好处,并说明了你父母离婚跟读书没有关系的,关键在你自己。这时孩子的语气比先前好多了,并喊了一声老师说到:“我还比较喜欢上您的课,其实我早就不想读了,我家您也看见了,就只剩我和我外公外婆了,再说了,他们年龄也大,身体也差,哪还有钱给我读书,我想早点出去打工赚钱给他们治病。”多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呢?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孩子犯了错误后,老师方法不当,当着其他人的面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于是造成了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骗术”,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间。好好一个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我为我的冲动而感到非常的后悔。

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脾气古怪,性格暴躁,并以自我为中心,这将影响他的一声啊。当这些现象都出现的时候,社会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德育工作怎么会失灵了?!”继而要求大大加强思想工作,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学校纪律。家长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学校做工作,但结果都不如人意,有时甚至会变得更加严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实践。在观念上,他们知道是对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去那么做,形成了犯了错认错,认了错再犯错的恶性循环。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我们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在心理健康教育已实施了7年后的农村,特别像我们农村中小学,由于教育投入的限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人才的竞争、国家的建设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理论和实践早已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资金增加教育投入,引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式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情绪心理指导、人际交往指导和耐挫力培养和生涯辅导等教育内容,帮助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交往,从而避免青春期的任性、固执和冲动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更能屏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