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与健康课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议体育与健康课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影响

曹茂英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255000)曹茂英

2002年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推行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随着改革的不断开展,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以及新的特点有了新的理解。但改革的复杂性和模式的不固定性,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探究近几年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改革对体育教师的影响,找到怎样才能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改革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教学模式的方法,本文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根据具体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议。

1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

淤关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是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于关注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体育教学方式的变化

《课程标准》指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和需求,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和权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1体育学习生活的变化。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体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健康出发,向终身体育靠拢。因此,教师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此外还要学一些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2.2体育教师职责难度的增加。我们的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在各种运动和各类身体活动中都伴随着不同的组织形式(结构)和各种心理活动。组织形式(结构)上有个体的、集体的(两个、三个的或更多的),心理方面则有竞争、协同、学习的等等。而且不同的组织形式下伴随着共同或不同的心理活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或创设这种微缩的社会结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和培养,使其从中领略或体验到步入社会后所必须的独立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协同意识、责任感、任何的分担、规则的遵守、与人合作等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合、适应于未来。

经过以上分析,针对课改对中学体育教师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广大中学教师参考:

第一,转变思想,端正态度。《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具有探索、创新精神、健康的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的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发展。这与以往的“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老教学方式截然不同,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老师不能沉溺在旧观念中,怀念过去,抵触改革,而要与实俱进,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正确的心态去适应接受先进的思想,并把它付诸于实践。

第二,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就无事可做或是教师的“负担”减轻。在教育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习的,此外,其它教学理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等都要求教师的知识横向要加宽,纵向要加深,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应对改革下的新形势。

第三,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充分发挥这种主体作用,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一方面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实事求是地展开教学,做好主导的工作;另一方面,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能舒缓学生心理的紧张感,从而心情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不竭的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变化之中的,要进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迎接新的挑战就离不开创新精神。体育教师的思想要创新,教授内容要创新,教课方式、方法要创新,教学模式也要创新。

总之,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创新。具有创新意识是十分关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在不断的变换中寻找自己的特色,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