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心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大学生犯罪心理研究

贾妮燕

哈尔滨商业大学(150000)贾妮燕

【摘要】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文精神缺失和法制教育观念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心理疏导缺位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人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态度和行为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犯罪原因教育缺失心理矛盾

据北京大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豫耀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本文通过对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不良心理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力图提出防范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方法,意在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犯罪的关注,引发更大范围的理论探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共同防范大学生犯罪。

1.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不良心理

1.1虚荣心理: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从物质或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爱慕虚荣的人多为外向型、冲动型、做作型性格特征,待人接物突出自我,常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浮躁,行为反复易变。这种心理的人,若任其发展,就会为满足虚荣心理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2攀比心理: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不断升级的攀比,使许多学生不堪重负,加大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落差,由此而成为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诱因。

1.3报复心理。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意图以暴力、语言等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的心理状态,报复心理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1.4嫉妒心理:心胸狭窄、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的病态心理表现形式,尤其一些心胸狭窄而又怀有强烈进取心的大学生由于对自身的期望值较高。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扭曲,人际关系遭受毁坏。

1.5逆反心理:对事物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正好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束缚着大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使许多学生误入歧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和其他消极后果。

2.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

2.1思想幼稚,感情用事。大学生既是生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又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心理成熟的关键期。

2.2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有些学生明明晓得那样做是违法犯罪的,但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地走上了险路。

2.3心理迷乱,故意突发。大学生犯罪一般很少有事前充分的考虑和酝酿过程,往往只是受到某种影响或不良刺激,一时心血来潮,从而突发犯罪,且行为时随心所欲,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同时犯罪手段残忍,极易酿成恶性犯罪。

2.4动机单一、不计后果。大学生犯罪目的中以盗窃、诈骗、抢劫等侵犯财产型犯罪居多,而伤害次之,以杀人最少。很多犯罪大学生实施犯罪过程并非真正想致人于死地,只是失去理智,对犯罪后果难以预见或根本没有预见,即行为的不计后果。

3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1人际交往需求的需求:大学生心理闭锁的形成,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熟人环境未建立,对他人不便诉说。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的新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知所措或无法和别人较好地沟通,他们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理解、得到认可,赢得尊重。

3.2求职就业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实现远大报复的舞台,但是现代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残酷、激烈,“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实施,一方面给大学生更多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又给大学生以极大的压力,而且这一压力随着年级提高成正比递增。

3.3自尊的需求:自尊是每一个正常人的心理需要,希望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并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就和地位等来获得他人的尊重,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心理状态。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自尊需要尤为强烈,但同时心理也比较脆弱、敏感。过分紧张的学习和沉重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当负担长期积压无法释放的时候,就导致自卑感强烈,两种心理的猛烈撞击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从而引发犯罪。犯罪必然在他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因为犯罪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所以研究犯罪的最终途径必然要研究罪犯的犯罪心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生犯罪,分析和探究大学生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便拓宽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思路,寻求更多切实有效的预防途径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康树华援中国犯罪学会调查

2.胡年珊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

3.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郑金洲援教育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