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师德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索

刘焕霞

山东诸城市繁华中学(262200)刘焕霞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在施教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是尤为重要而且必要的。为了解师德现状,更好的促进师德建设,我们进行了家校走访及问卷调查,现将调研结果及个人的对策思索总结如下:

1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

1.1爱岗敬业方面。96.6%的家长、95.12%的学生认为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1.3%的家长、2.31%学生认为学校个别教师在工作时间里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0.14%的学生、2.21%的家长认为个别教师给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

1.2热爱学生方面。89.97%学生、92.33%的家长认为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同学,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8.41%的学生、2.32%的家长认为个别教师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1.3尊重家长方面。97.12%的学生、99.02%的家长认为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2.88%的学生、0.98%的家长认为个别教师有时对家长的态度不是很好。

1.4廉洁从教方面。97.19%的家长、98.25%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廉洁从教;2.81%的家长、2.75%的学生认为个别教师有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或找个别家长办私事的现象。

1.5为人师表方面。92%的学生、90.26%的家长认为教师能为人师表、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86.15%的学生、95.8%的家长认为教师知识丰富、专业水平较高,自己比较满意;也有部分学生反映个别教师有在课堂上接听电话、抽烟等不文明行为。

2通过与98位教师座谈得到的调查结果

2.1个别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出现一切向钱看的动态。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拜金主义”影响,认为挣钱多,才算有本事,于是表现出身在学校心在商的思想动向,有的甚至已经跳槽;还有极个别的教师偶尔会利用职务之便找学生家长办私事;教师谈金钱的多了,谈奉献的少了,因此,有尝家教也会时有发生。

2.2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老教师因为教师紧缺,所以仍在第一线,他们知识全面系统,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年龄较大,力不从心,教学缺乏激情,一时间很难实现新旧教学方法的转变。

2.3教书育人意识淡薄。个别青年教师缺乏热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命感、责任感减弱,以往的不耻下问对他们来说也荡然无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一味追求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以至于挤掉了“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的时间,在课堂上或在某些问题的解释上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不注意言传身教,课堂空洞现象时有发生,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2.4体罚与变相体罚。个别教师忽视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出口伤人,缺乏公德,有失体统;比如:说话不注意,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时有出现,更有甚者会打骂学生(不过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

3个人的对策思索

3.1.1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师德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挂钩。

3.1.2学生评价教师。设置调查问卷,每学期组织两次学生评议教师活动,合理设计评议材料,发到每位学生手中,以无记名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位任课教师进行评议、打分。

3.1.3学生家长评议教师。也可以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借开家长会的时候发给家长,让家长当场评价,专人负责收起,然后统计结果。

3.1.4教师评议教师。每位教师都要由全体教师对其进行民主评议。

3.2学校评审组综合评定。组织学校老、中、青三部分教师中声望较高、职道高尚的部分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定期开展评审活动,指不足,提建议,以便部分教师及时了解自己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师德方面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

树立典范,引领先进。

3.2.1利用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时间,在教师中大力开展陶行知、魏书生等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的讨论与研究,树立“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观。通过召开“人民满意的教师报告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爱与教育”思想论坛等,为教师树立师德师风的标杆。同时,通过建立教师阳光台,佩带教师上岗证等,弘扬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

3.2.2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大力弘扬师德先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性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

3.2.3抓党员带动。在师德建设中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在党员中开展“争当岗位能手”活动,要求党员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四讲原则”:即讲理论、也讲实际,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讲希望机遇、也讲困难挑战,讲成绩、也讲问题。

3.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人格和道德修养水平。淤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于强化教师综合文化修养;盂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榆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检测与咨询;虞加强对教师自律和道德修养的养成;愚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调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

3.4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经济收入和职业待遇。提高教师待遇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全面提高和落实教师的职业待遇:带薪休假、定期带薪进修学习等生活优先的待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偏低。低收入、低福利、低待遇的“三低”现象使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生活较为窘迫,特别是一部分配偶没有固定收入的教师,生活更艰难。这一部分教师大多具有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来自教书育人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维持生活的压力,加上农村较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大部分进取心不强,勉强完成教学任务就算了事。加强学习,实施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说既无心也无力。有资料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师德状况好一些,高中的比初中、小学要好一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比农村中小学教师高也是现实。由此看来,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应该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

3.5建立师德师风学习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师德学习。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教师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献身教育,大力弘扬正气,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专家理论,掌握新课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信息,不断用道德规范和新的教育理念武装我校教师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做到了两个结合:集中学习与岗位自学结合;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做好师德笔记及学习体会,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师德师风进行小结。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强化师德建设工作,早日把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队伍,以适应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坚信: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真抓实干,我市的师德师风建设一定会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