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洛川会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4

走进“洛川会议

武艳丽

武艳丽(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

【摘要】走访洛川会议旧址,追述开会情形,记述会议过程,强调会议精神对抗战胜利的指导意义。洛川会议旧址已成为红色旅游和爱国教育的重要资源。洛川会议是洛川人民永远的骄傲。

【关键词】洛川会议开会情形深远影响

洛川会议作为党的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关键的会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让我们走进洛川会议旧址,回顾会议的点点滴滴:追溯开会的情形,记叙开会的过程,了解旧址沿革,阐述洛川会议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近而认识这次会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主义。

1洛川会议的开会情形

1.1开会背景:七七事变后,针对国民党当局不愿发动与武装人民群众而实行一条单纯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与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国抗战所应实行的正确路线和所应采取的战略方针与作战指导原则。早在“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在向全国的通电中就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说:“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为了促使国民政府军事当局迅速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中共中央于“七?七”事变后不久,就提出《确立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指明:全国抗战的战略基本方针是持久的防御战,但在战役上以速决战为原则;作战的基本原则是运动战,避免持久的阵地消耗战,是战略的内线,而在战役的指导上应是外线作战;在敌之侧后广泛开展游击战,配合正面主力歼敌。依此“提案”精神,由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于8月11日在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国防会议上作了进一步阐明,这对国防会议制定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使全党全军适应抗战爆发后的新形势和顺利实现军事战略转变,中共中央于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

1.2选址原因:如此重大的会议,何以选择在洛川召开?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已从瓦窑堡进驻延安,住在凤凰山麓;为配合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红军主力已于1936年底移驻关中泾阳、三原、富平一带,红军总部驻扎在泾阳云阳镇,红军许多高级将领都聚集在关中一带;而在1937年8月中旬,受中共中央委派,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人正在南京出席由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国防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与蒋介石紧急磋商了红军的改编和边区的地位问题。为此,周恩来向中共中央发电,建议召开一次会议,认为:“此事关系重大,须在洛川会议中慎重讨论”。

洛川离延安和三原、富平、云阳各一百多公里路程,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负责任人从延安,红军将领从陕西关中的三原、富平、云阳到此都比较方便。洛川城东北的冯家村离边区只有十多里路,又是东北军的驻地,比较安全。东北军正在准备东移,得知中共中央要在此开会,马上让出防地,由红军接管。

1.3会址安排:冯家村当时有几十户人家,四百来口人,在陕北可

就算一个大村子了。这个村子进村有城门,出村东西南北都有通道,陌生人根本猜摸不清。会议选在这个村子,一下子来这么多的人,可以借住老百姓的地方,但是会在哪里开呢?正好有个私塾学校,是开会的好地方。一天,吃过中午饭时候,突然来了两个衣领上有“抗大”二字的红军,找见私塾学校的老师说:军队要在学校里住几天,除留下桌橙外,其它东西都收拾干净。半后晌队伍果然来了,群众不名真相,都吓跑了,部队将群众家的院落和村道巷口打扫的干干净净,把鸡蛋一笠一笠收拾起来,把群众一个个都有叫了回来。群众感激的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队伍,对待群众真好。这时候全村布满了岗哨,特别是学校的院子里、门口、窑背上都有人站岗,村子里每约二三十步远就设一个岗哨,群众根本不能在学校附近停留,那时候正是枣子挂红、荞麦开花季节,天气阴雨连绵,路泥的很,学校窑背上站岗的哨兵还打着雨伞。学校院子西边的巷道有一个手枪排守卫着。住在霍家村的骑兵团里的一位领导来到冯家村,叫学校的老师找笔、墨、纸、砚,并递给他一个小本子,让他照着上面的内容写标语口号,主要内容是:“实行减租减息”、“拥护张扬八大主张”、“各党各派一致抗日”等内容。各家各户都住满了部队,有的家户里,群众住在炕上,部队打得是草铺,睡在地上,木箱代替办公桌子,铺盖卷做凳子,部队吃的是从中部(黄陵)县运来的大米,大肉,蔬菜。每天都有军队把饭菜送往在学校开会的领导吃。一直住了半个多月。

开会的小学校里,干黄土打垒的院墙,不大的院落,收拾的干干净净,两孔坐北朝南的窑洞,西边一孔做了会议室,东边一孔是毛泽东和机要人员的办公室。

1.4到会情况:决定开会后,1937年8月19日,张闻天、毛泽东以“洛、毛”署名致电朱德、博古、彭德怀、任弼时、刘伯承、张浩、贺龙、关向应:“(甲)我们明日动身,无阻碍明晚到洛川,有阻碍二十一日上午到洛川。(乙)请你们明日动身,带电台及华北地图。(丙)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三同志均请通知到会。(丁)周恩来本日由宁动身,计程二十三日可到洛川。(戊)一军团由陈光、罗荣桓率领,仍于明日或后日出动,走白水出动,聂荣臻会后由洛川到白水归队。(巳)开会地点在洛川与交道镇之间,你们到洛川交通站找林彪。(庚)会议日程:甲、政治任务问题;乙、军事问题;丙、两党关系问题”。1937年8月20日,张闻天、毛泽东、博古、张国焘、凯丰、张文彬和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林彪乘坐大卡车从延安来到洛川,彭德怀、任弼时、刘伯承、张浩、聂荣臻、罗瑞卿、贺龙、关向应、徐向前、肖劲光等红军将领则骑马从各部队的驻地赶来。将军们进了村,将马拴在小学校后面的一棵刺槐树上。现在,这棵槐树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长成参天大树,蔽阴四方,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拴马槐”,现在用铁栅栏将它保护起来,以示纪念。

接电后,在南京的周恩来,留下叶剑英和康泽继续谈判,他与朱德立即赶回西安。第二天便同林伯渠一起赶往冯家村。三人坐在车里,话题不断,三十九岁的周恩来精神抖数,神采飞扬,就是朱德和与他同岁的林伯渠也丝毫没有倦意。林伯渠不断打听着他俩在南京碰到的老朋友,到狱中探望时看到了哪些老战友,都已经十年没有见面了,这十年变化有多大?三人议论着、谈笑着,分析着南京国防会议各派的态度,谈论着中共中央最近在延安召开的几次会议情况,谋划着红军东渡的路线,议论韩城芝川镇渡口的情况。当朱德、周恩来来到的当天晚上,中央就开始举行预备会议。会议室非常简陋,小学生的课桌并排成一个长条,四周摆放了许多凳子。马上就要打日本了,多年的宿望终于实现,大家非常兴奋,场面活跃,气氛浓,互相谈笑,兴奋不已。

出席洛川会议的中央负责人有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彭德怀、张国焘等,部分红军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有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周建屏、林伯渠、徐向前、傅钟、周昆等,大约共有23人。

1.5开会情形:1937年8月22日,会议正式开始。张闻天、毛泽东坐在窑掌前,当作主席台,面向大家,其它领导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张国焘等21人依次坐在会议桌前。会议由当时中共中央的总负责人张闻天主持,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关于军事问题、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在讨论毛泽东报告时,张闻天反复作过多次发言,其重要思想是强调持久战的问题,现在仅以会议记录来看,他说到持久战的问题不下七处。他明确指出:“是一个艰苦、持久、变化很多的斗争过程”,又强调了持久战的问题,要看到日本的弱点正在于“他不能实行持久战”,而中国“抗日是持久战,即使部分妥协发生仍是持久战”。他之所以强调持久战,是充分估计到中国的国情,包括国共方面的实际情况,而把胜利的根本立足点放在全民的发动,把胜利前途的争取放在中共的领导作用上。在他的发言中,对毛泽东报告所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和游击战的作战方针作了有力的论证。对于红军自行改编问题已无须讨论,大家的意见已完全一致。

8月23日举行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组建新的军委、长江沿岸委员会和中央军委前方分会的军事领导机构。

8月24日,会议上张闻天就政治形势与方针问题作报告,他在报告中说:“日本进攻的方向是华北五省,次要的是沿海一带,这方面的进攻是为了配合它进攻的主要进攻方向”。“我们对日本既不应有过高的估计,但也不应作过低的估计”。“要强调持久战的问题,不因胜利而骄傲,也不因失败而丧气。须知,持久战包含进攻、防御与退守,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是一个艰苦斗争过程,中共应起决定的作用。只有中共在抗战中取得领导权时,抗战胜利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使抗战胜利后完成民主共和国的任务”。张闻天报告中所提出的“强调持久战的问题”引起了于会同志的热烈讨论,张闻天报告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彪、聂荣臻、任弼时、肖劲光、林伯渠等人均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讨论时间长了,大家认为:红军主力应出动一部分。确实是秋天即将来临了,而战士们还穿着单衣、草鞋,过冬的衣服没有着落、武器弹药也急需补充。对经费问题大家也作了专门研究。毛泽东总结大家的发言:“现在形势的发展有两个可能,一种可能英勇抗战,可能阻止敌人半年;另一种可能南口、张家口迅速失掉,国民党政治中心移到粤汉路一线,海口被封锁。到那时国民党的情绪、方针、政府机构将有一个变化,一种一党治国变为各党治国。我们准备出席参议院。在军事上我们要估计南口失败,现在山西、河北是我们主力之地,如石家庄、保定、太原失守,红军主力的方向是晋南方向。红军出发无根本上不同意见。战略原则是根据现在情况定的,一是敌情,一是技术条件,基本上保证不吃亏,而且要扩大,所以要谨慎。目前在全国范围之内成为游击支队,带钳制作用,并不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敌人的胜利。经费问题一方面向国民党交涉,另一方面要准备吃苦,号召艰苦奋斗的精神。此次会议前后方各同志都参加,问题弄清楚了。这是一种团结,工作才能更好发展”。毛泽东的这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周恩来紧接着说:“形势的发展是有这两种可能。但对外态度要表示争取胜利,对国民党的缺点要随时指出。我们军队的使用,不仅是游击战,同时提出我们可以打大仗,要求武器,要求补充。关于主力出发多少的问题,要考虑到保持边区合法存在与巩固”。

8月2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的名义发布了红军改编的命令。为了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会议还决定将留在陕北的红军编为留守兵团,肖劲光为留守兵团司令。

1.6群众支持:四天的政治扩大会议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各位领导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临走时韩大娘提上瓦罐给红军送米汤,冯大叔担上大木桶给红军送开水,真是军民亲如一家人。由于各位将领及时传达洛川会议精神,举行誓师动员大会,急于出师抗日前线,急于返回原驻的三原、富平、径阳一带,登上战马,村民们喜出望外地送出了城门。

2洛川会议的历史影响

2.1制定了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竖起了一面动员、争取和团结广大抗日民众的旗帜,指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正确方向。会议认为,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建根据地,钳制与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对国民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洛川会议还正确分析了抗战爆发后的国内外形势,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正式制定了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

2.2成为红军改编的决策地洛川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军委下达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全军共4.5万人。不久,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原活动在南方8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周子昆任副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3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改编后,迅速开赴华北、华中抗日前线。两支队伍威武雄壮,勇猛顽强,纪律严明,斗志昂扬,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带来了蓬勃生机。促使中华民族丢弃前嫌,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共赴国难,展开了如火如茶的抗日民族战争。会议还重新成立了11人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会议还成立了长江沿岸委员会和中央军委前方分会等领导机构。因此,洛川会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军事决策,洛川成为红军改编的决策地,意义则尤其重大。

2.3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诞生地会议制定并公布了具体体现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主要内容是: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②全国军事总动员;③全国人民总动员;④改革政治机构;⑤抗日的外交政策;⑥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⑦改良人民生活;⑧抗日的教育政策;⑨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⑩抗日的民族团结。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中深刻阐明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极需要把国共两党区别清楚。十大纲领的提出,就是与国民党单纯抗战的区别”;“两个政策,两个前途———单纯政府的抗战政策与我们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政策”。洛川会议的旗帜是“打日本,救中国”。所以说洛川这块宝地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诞生地,是全民族抗战的发祥地,正是从这里吹响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号角。八年抗战期间,中共领导全国革命人民正是按照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战路线和战略策略方针,坚持持久抗战,赢得最后胜利的。

3洛川会议在当地的影响

3.1洛川会议旧址概况洛川会议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的洛川县凤栖镇冯家村,北距延安120公里,南离西安240公里,紧邻210国道。在建国前,一直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旅游开发。建国后,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拨专款,对“洛川会议”旧址进行保护、修葺,并在原址原物上建起的纪念馆,占地面积9695.8平方米。会址现存坐北朝南砖窑两孔,为一独立小院,左侧窑洞为洛川会议期间的会议室,右侧窑洞为毛泽东居室,至今珍藏着的20多件革命历史文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高举起抗日救国大旗的历史见证。院内还有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徐向前、肖劲光等同志居住过的6个院落共11孔窑洞和3间瓦房。

3.2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洛川会议旧址的重视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李鹏、李铁映、张震、张万年、田纪云等40人先后参观过洛川会议纪念馆,并欣然题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题词:“洛川会议制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向全国全党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方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鹏题词:“历史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指路的明灯,洛川会议永放光芒”。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词:“洛川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原国家体委主席吴绍祖题词:“抗战烽火从此燃,革命胜利此时起”。原北京市委副书记、时任中共中央机关机要科科长叶子龙在洛川会议60周年时题词:“洛川会议全民抗战之母”。这些题词和留言,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洛川会议的重视和怀念,强调了洛川会议对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抗战之母”,“指路的明灯”,“历史转折点”,无不充分肯定了洛川会议的历史地位;“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点燃了抗战烽火”,正是对洛川会议作用的精辟概括。这些题词和留言,激励和鼓舞着洛川人民弘扬革命精神,改变洛川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3.3洛川会议旧址的建设规划与教育功能随着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热潮的不断升温,西延线上的“洛川会议纪念馆”也成为赴延安学习和观光人流关注的热点,每年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2006年这里共接待游客4万人次,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洛川会议纪念馆”作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继承延安精神的责任。多年来,馆内工作人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工作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教育活动。从1995年以来,纪念馆已改过去的等观众和单一的“说教式”讲解方法,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巡回演讲,并组成了“四人宣传队”。1995年以来,洛川会议纪念馆为了扩大影响力坚持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先后奔赴西安、黄龙、甘泉等市县以及农村、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展生动活泼的各种演讲会达200多场,直接听众达10万人次,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好评。建馆30年来共接待参观人数100万人次,为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干部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念馆还派工作人员赴西安、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洛川会议永照千秋》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巡回报告、巡回展览等活动,使洛川会议纪念馆更加声明远播。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洛川会议纪念馆还先后与西安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教育旅行社等38家旅行社签订了来“洛川会议纪念馆”参观旅游的协议,与陕西政法学院、通讯学院、陆军学院等10多个院校和单位建立了精神文明共建关系。此外,纪念馆还开展了以大型专栏为主的国情教育,以图片展览、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近年来还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巡回展,先后到西安、西北农业大学等地巡回展出了300多次,受教育人数达15万人次。

“洛川会议纪念馆”是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197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又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总之,洛川会议是现已成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现场体验实践基地;是西安陆军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军队、地方高等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当地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经常性现场教学点。并且洛川会议旧址于2000年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央文明委2004—2005年投资100万元整修旧址,新建门楼一座、洛川会议展馆一处。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断加强,红色旅游热的持续升温,洛川会议旧址已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是陕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8-1992.1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

4洛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洛川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