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效能评价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效能评价的探索

王实迟亮

黑龙江职业学院王实迟亮

【摘要】在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新特点,原有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必须相应作出调整。文章初步构建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效能评价指标。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效能评价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它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更深入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在此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正在经历着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与之相对应,高职教学管理也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实践教学效能的评价模式选择、评价手段、评价指标均面临全新构建的迫切需要。

1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的新特点

1.1强调了实践内容与生产现场接轨。不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内外工学交替,还是校外现场教学,均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作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应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教学的考核应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1.2强调了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是实现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保障措施,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时间应得到充分保证,对此,教育部也有明确的要求。

1.3课堂教学新变化: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教学做一体。课堂教学在专业总体教学学时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学科系统性,转而以够用为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理论教学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课内实践教学也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课堂教学的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新的评价模式的选择原则

2.1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评价工作应围绕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的吻合度展开,包括实践教学目的设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的产品(作品)。另一方面,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与岗位的职业标准要求相结合。

2.2可操作性原则。在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指标的内涵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并落实到实践教学的诸多细节中。

2.3绝对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绝对评价是指评价标准源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标准。过程评价是指标准源于企业技术型人才在完成生产任务时所应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为了体现职业标准,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注重绝对评价,但考虑到学生的技能成长过程,应适当辅以过程评价。

3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构成要点

3.1实践教学目的的设定。传统的实践教学常常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基本目的,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目的应以掌握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为出发点。因此,这种技能的掌握应放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来让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只讲授技能训练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3.2内容的设计。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是依据理论知识中的一个章节来设计的,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应是本专业所针对的实际工作岗位上所面临的真实工作任务,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来的一种学习情境。

3.3环境的真实性。传统的实践教学,常常以实验实训室作为环境,以教学型、演示型实训设备作为载体,而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下,要求实训环境具有真实性,如,校内实训室应有仿真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同时,要积极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实现实训环境的真实性。

3.4过程的组织管理。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由于是在校内进行,常常以班级为单位,有明确统一的实训周期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师以实验实训报告来评定成绩。而在新的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要到真实的生产现场中,企业的生产现场一般不可能同时容纳整班学生,学生较为分散,同时,实训内容也由于企业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组织管理工作也需要改变,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人员指导,教师只进行抽查与巡视。

3.5效果。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素质、技能型两个层面,落实在实践教学中,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因此,在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培养的效果,也应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4评价指标的设计

新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应重点突出工学结合的需要,重点倾向于评价指标的内涵,适当简化常规评价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由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组成,总体分值为100分,如表所示。

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评价指标

4.1实践环境。实践环境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实践场地、实践设备、指导教师、职业氛围四个方面。其中实践场地是指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环境,常包括企业生产现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常规实验室等。学习实践在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是与工作过程结合最紧密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在具体教学组织上难度较大。而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工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解决实践教学较为可行的形式。

4.2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是学生技能训练的载体,应针对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内容,直接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的训练项目应能与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实践教学训练项目与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结合的紧密程度是项目设计质量的评判标准。

4.3实践产品(作品)。实践教学实施的结果应体现为产品或作品,如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组装的半成品等。对这部分的评价也应依据其与企业生产近似程度来进行。当然,由于不同专业的实践项目的不同,其产品形式差异较大,但总体上应依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性质来加以体现,并注重相对评价和过程评价。

4.4实践结论。传统的实践教学结论可能是教师评语、学生实践报告等,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求学生在企业岗位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故评价也应重点借助企业人员的评价,或是参照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产品标准进行评价。

5结束语

目前,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提高教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高等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更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出一套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便于操作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实施办法,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祖彬等.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

2马巧蛾援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思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