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过程思考促进英语有效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强化过程思考促进英语有效教学

张世敏

河北省武邑县武邑镇第二中学(053400)张世敏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低效教学现象,表现在教师辛劳、学生疲倦、求知欲望不强、学习的效果也得不到保证。因此,要求我们的教师从自身出发,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思考,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

教学任务要真实,完成任务的过程必须要学习、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要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要有利于发挥教师自身优势,要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兴趣。

1坚持“三个一”有效训练

我在课堂教学的“三个一”———每周一首英文歌,每天一次课前DutyReport和每天一个背书内容。让每个学生每节课有事做,每人必开口,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每周一首英语歌英语歌曲具有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生动平实贴近生活、结构简单且蕴涵丰富多彩的修辞等特征,教师可通过多样化手段使学生在欣赏英语歌曲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训练语音、训练听力、教学词汇、呈现操练句型。英语歌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用学唱英语歌曲的方式来导人新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很喜欢迈克杰克逊的歌和他的舞蹈以及西域男孩等的歌曲,而且这些歌曲的节奏,旋律以及歌词都很受学生的欢迎。这学期我与学生一起学唱了以下的歌曲:YouAreNotAlone/BeatIt/ThisIsIt/Sea原soninthesun/Mylove等等;在圣诞节期间也学唱了学生喜欢的圣诞歌:JingleBells和wewishyouMerryChristmas等。这些歌曲大大激起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课堂中引入英语歌曲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润滑剂”。

1.2英语歌曲的语言特征还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实现高层次教学目标。淤音韵优美和谐,具有律动感,朗朗上口,便于操练。于语言生动平实贴近生活,内容易懂,通过反复加深记忆。盂学生可以通过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榆英语歌曲获得的便利性,迎合了学生年轻的娱乐品位,使学生能自由、随时随地、潜移默化中接近英语。

2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形式,发展语言能力

《英语(新目标)》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设计任务尽量真实,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参与、体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来获得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我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上Unit7SectionA力求体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任务:销售广告

目标:淤通过仿写,进一步巩固目标语言。于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语言技巧:writing

语言知识:销售用语

情感态度:让学生用英语设计自己的喜欢的销售广告,培养创新精神。

操作过程:淤教师在上完3a,3b之后,布置任务。于个人完成招聘广告(对面试者的要求,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盂以海报形式展示成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榆评价:评出最佳设计奖。

任务型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3创设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1创设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开展合作学习,要注意:淤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盂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引入竞争机制。

3.2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教师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探究的情境,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探究式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