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也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彬

内蒙古满洲里市远方中学(021400)王彬

【摘要】“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现在许多教学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中过重于知识教学的误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意愿,自由、主动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当前课程改革显著特点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只会机械模仿。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将学生、教师、教材有机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客体的位置,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参与中,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要求是十分高的,如学生要有把具体文字叙述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等价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借助相应的理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问题、领悟问题的实质的能力,可见数学文字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安排了很多阅读材料,如数学史、信息技术应用、阅读与思考、实习作业、探索与发现等内容,让学生自行阅读,可以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教材中对数学术语都有英语注释,可让学生通过查阅英语词典了解其各读音;作为数学教师,若能结合自身实际在课堂教学或课余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话,肯定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同时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纵向学科间的配合,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很重要的。

2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压抑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扼杀。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老师是“指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就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要通过老师热情的唤醒,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想,去做,欢迎学生提出不同于老师、书本的看法。

3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愉悦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敏锐地把握机会,果敢地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处于最佳的境界。因此,营造师生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和阳光。

3.1关心每一个学生。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需求,成功的教师都注重与学生在感情上的沟通。实践证明,小学生往往因喜欢那位老师,而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教师更应关心他们,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教师应把微笑、宽容带给学生,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到是被关心和重视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2为每个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北师大的周玉仁教授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我认为,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4激发并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中,爱好与兴趣通常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情感的作用之下,其对知识获取及理解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显著的增强。所以,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消除其数学思维障碍的基础上,必须充分激发并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转变以往数学学习中教师“教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限性,贴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奋区,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果及学生学习效率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贴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奋区域,以游戏或者是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将重要、典型的数学例题与实际问题进行结合讨论,利用各种对比、试验及类比的方式将数学题目与生活实例组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自主寻找规律、总结概念及内涵的兴趣。通过这种案例讨论及讲解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将枯燥数学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保证学生在掌握课程难点及重点的基础上,加强其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提升。

5自主探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自为主学习。

5.1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5.2还给学生自主时间。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培育学生能运用学习工具获取有关学习资源,即知道从何处获取。教师要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

5.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5.4倡导学生相互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6让自学与讨论成为课堂内、外学习的常见形式培养自学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自学可以让学生对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是进行信息、思想的交流,把思维引向深入与开放,发现关键点的一种途径,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讨论可以满足学生表现的需要,可以激发求知欲,培养合作和钻研的精神。

例如在对数函数中,我布置了如下自学提纲为作业:淤为什么要引入对数;于对数概念;盂对数和指数的关系;榆由对数概念写出log员园100的计算过程;虞观察课本上所给例题的规律,能否不转化为指数而直接求对数的值。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练习后再思考上面的问题。课堂教学时,先对自学提纲的问题作出讨论、释疑、归纳。重点是对问题虞的组织讨论,归纳出logaan=n,logana=员n。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性强,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教学效果不错。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正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请广大同仁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