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黄 丽 1 张小刚 2

1. 天水市卫生学校 甘肃天水 741000 2. 天水市张家川县川王镇卫生院 甘肃天水 741506

摘要:目的 对小儿静脉输液实施强化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医院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液患儿强化护理干预能提升临床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强化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应用

引言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解剖、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造成小儿静脉输液较成人困难。因此,需加强护理干预从而更好的提升幼儿静脉输液整体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7~13(10.15±2.68)岁;观察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7~12(9.84±2.5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输液前为患儿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使患儿懂得静脉输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针动作轻柔;为患儿实施必要的保暖措施。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详细如下:

1.2.1合理化分配院内护士

 现如今,我国诸多医院儿科均存在护士工作繁重以及人员不足等缺点。因此,儿科护士长应当创建起科学化轮班制度。此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线护士工作量。同时也可有效指导二线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处理紧急情况。

1.2.2人员教育培训

(1)全面加强宣教。2018年7月为干预初始阶段,药师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对患儿家长、社会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使宣教成为常态化工作:①与医院健康教育科联系制作合理使用静脉输液药物的展板放在儿科就诊大厅、输液大厅、药房取药等候区等显眼位置;②制作“‘输’亦有道”的宣传手册放置在儿科就诊等候区的导诊台、书报架等处,供患儿及家长随时阅读;③在就诊大厅的液晶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相关知识;④先后撰写了“宝妈们看过来,静脉输液的危害你知道吗”“如何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等科普文章,利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加强宣传;⑤患儿家长来窗口取药时,药师通过用药咨询和用药交待加强对患儿的用药指导,使部分盲目要求输液治疗的患儿家长改变观念,提高患儿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意识。(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2018年7-8月,在全院进行了2次针对全院医务人员的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另外,在每月的处方点评时,会集中反馈,同时增加输液处方专项点评内容,点评专家为院内各科专家,点评同时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安全用药培训。

1.2.3心理护理

患儿进入治疗室后,护理人员需保持亲切的态度,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将治疗室的环境、仪器设备、医护人员进行简单介绍,从而使患儿内心由于陌生产生的焦虑、紧张感得以缓解,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输液护士需重视自身谈话过程中的语气、速度等,从而使患儿感到舒适安心,提高其穿刺信心;护理人员需注重自身仪表规范,在为患儿输液前,护理人员需保持衣着得体,以亲切的言语和规范的操作提升患儿的信任感,使其能够放松心情;与患儿开展情感交流,从而使医护人员能够掌握患儿的想法和感受,在和病情严重的急诊患儿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不可面带微笑,而是应以严谨的工作表现有效询问患儿的情况。

1.2.4生理护理

做好静脉穿刺前准备工作,并使患儿心理压力减轻;快速进针,使患儿的机体疼痛感减轻;舒缓拔针,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将针头轻轻拔出,指导患儿用棉签将穿刺部位按压3~5min,避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若患儿不便则护理人员可协助按压,直至出血停止。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比较

5de60f7a9b552_html_1793cdc331b6f12b.png

2.2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5de60f7a9b552_html_7fbdfe02e982fb68.png

2.3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5de60f7a9b552_html_1b24f2eb2b2dd038.png

3讨论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解剖、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造成小儿静脉输液较成人困难。主要原因如下:小儿血管细小,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部分家属的不理解与不配合易对护士造成心理干扰。低年资护士技术不成熟,使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不高;传统穿刺管理仅仅凭感觉,认为穿刺难度大,但无法评估其具体难度数值,也无法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级别的穿刺操作护士进行穿刺。同时由于没有明确难度数值告知家属,对家属的预沟通不具有说服力,而家属普遍期望值非常高,期望能一针成功,如一针不成功很容易导致家属产生紧张、焦虑,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甚至引起护患纠纷。为了合理安排恰当的护士完成穿刺操作、有依据地和家属做好充分的预沟通,提高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强化护理干预属于整体护理的个体化表现,属于高效护理模式。急诊输液患者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加之部分患者对于输液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开展受到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效率、穿刺成功率,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使患儿家长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宦云蕾.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99+101.

[2]卫晓慧,王雪梅,白媛.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73-2075.

[3]石红.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10-211.

[4]曹娟娟.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8,24(04):172-173.

[5]王正华.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中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