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康复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谈陈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抑郁症患者9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者实施康复护理,有效缓解抑郁、焦躁等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护理;脑卒中;抑郁症;

前言

抑郁症为临床长线疾病,是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上多表现为焦虑、烦躁等,且伴随行为和思维异常、人际关系紧张、躯体感觉变化等现象[1]。抑郁症具有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将以9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抑郁症患者9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24例;年龄在47~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98±4.54)岁;病程为4-11个月,平均为(8.12±1.19)个月。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23例;年龄在47~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98±4.54)岁;病程为4-11个月,平均为(8.12±1.1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指标,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1.2.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康复护理:

入院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合作与信任,并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入院第一天: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了解疾病有关知识,包括治疗、护理、预后等,走出疾病认知误区,取得最大程度的配合与信任。使用症状自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合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及时疏导结果中所反映的心理问题,辅助家属发泄负性情绪,缓解精神压力,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平衡。指导患者正确处理与对待各种问题,以便减轻负性情绪。当患者发泄情绪时,护理人员需给予尊重与理解,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的认知需求得以满足,缓解恐惧、焦虑,提升做出决定与自我控制能力。健康知识教育包括: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对患者的疑问及时回答,必要时可通过示教讲解,从而纠正错误认知。

出院前:制作疾病知识手册向患者发放,详细描述疾病治疗知识、护理与注意事项光盘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并巩固学习,提升知识认知水平,缓解负性情绪。组织患者开展交流会,由经验丰富护理人员主持,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治疗经验和护理经验,给予彼此鼓励与支持,使其正视现实,积极面对。

1.3 观察指标

使用HAMA量表、HAMD量表对所有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并使用SF-36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X±S)

组别

n

HAMA

HAM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5

23.67±3.89

13.27±2.69

24.88±3.17

13.15±2.87

参照组

45

23.82±3.51

18.43±2.82

24.37±3.75

17.52±2.39

T值

/

0.7856

4.1667

0.8694

4.7675

P值

/

0.5483

0.0000

0.3578

0.000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2。

表2:生存质量对比(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5

4.45±0.68

7.89±0.58

参照组

45

4.56±0.73

6.04±0.63

T值

/

0.8766

5.3687

P值

/

0.5167

0.0000

3 讨论

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以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悲观、身体不适、自责自罪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逐渐向青少年发展,且发病率不断升高,可能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成熟阶段有关[2],当面对交友、工作、学习等带来的困惑与压力时,未得到及时有效排解与引导,极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无助感。临床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常采用药物治疗,然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单独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需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本文选取45例患者进行研究,实施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情况等,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与出院前实施心理疏导,对于负性情绪积极干预,从而缓解负性情绪,改善人格特征[4]。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抑郁症者实施康复护理,有效缓解抑郁、焦躁等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乔玲娟.全程康复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57-258.

[2]刘春霞,冯杏梅.心理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7):125-126.

[3]者竹琼.抑郁症患者应用细致化护理对其治疗效能感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分析[J].特别健康,2017,(13):34-34.

[4]吕江玲,宋秀花.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2017,(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