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张华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摘要】目的 分析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76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9月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辅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措施,每组各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RASS评分(镇静程度量表)、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PSAA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 脑出血;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临床效果

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等特点,所以被临床广泛关注,而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1],但是由于患病后的疼痛较为剧烈,会增加一系列的并增,影响治疗的效果以及延长患者住院的时间,所以需要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精细的镇痛护理,而由于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够,使得患者易暴躁,影响治疗的配合度,所以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镇静护理,为此,本文以研究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目的,选取我院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为2018年12月-2019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76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辅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措施的参照组,一组为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每组各38例。参照组:女性患者15名,男性患者23名,年龄最小5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为(63.23±4.33)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8名,男性患者20名,年龄最小5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62.52±3.4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辅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给予患者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的基本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心理安抚、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指导等。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建立镇静镇痛小组:开始进行护理前,每十分钟对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以及心理情绪变化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镇痛镇静方案以及调整用药速度(2)镇静镇痛药物选取:选取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256·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镇痛药物,对该组患者进行缓慢推注,剂量为0.2μg·kg-1,之后选取丙泊酚(国药准字H20123318·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为该组的镇静药物,持续泵入,剂量为0.5-3.0mg·kg-1·h-1,或者选取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153019·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为该组的镇静药物,持续泵入,剂量为0.04-0.20mg·kg-1·h-1[2]。之后根据患者的请款进行药物速度的调整。当CPOT评分<2、RASS评分为-2至1分时,每两个小时评估1次;如果评分不变,维持药物速率不变;如果评分增加,则以0.5μg·kg-1·h-1增加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剂量;如果评分减少,则以0.5μg·kg-1·h-1减少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剂量,直至再次达标(3)在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护理干预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安抚工作,并告知患者该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RASS评分(镇静程度量表)、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RASS评分包括:镇痛、镇静。共计10分满分,得分越高,镇痛镇静的效果越好。

不良事件包括:继发脑损伤、意外脱管以及挣扎。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RAS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RAS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的RAS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x±s)

组别

n

RASS评分

住院时间

实验组

38

7.87±2.12

7.81±0.54

参照组

38

6.07±1.09

8.35±0.63

T

4.655

4.012

P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见下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n

继发脑损伤

意外脱管

挣扎

发生率

实验组

38

0

1

1

2(5.26)

参照组

38

2

3

3

8(21.05)

X2

4.146

P

0.042

3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常伴有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常会出现言语功能障碍、偏瘫、认知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等,甚至威胁生命。脑出血的病情较为危重,同时起病急,所以在临床上,患者多数伴有心理焦虑、恐惧的情绪,加上对疾病的不了解,使得患者的配合度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较大,使得患者的负面情绪持续增多,还会诱发机体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本文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是以镇痛、镇静为主要护理目的的干预措施[3],通过有效的镇痛镇静来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脑氧耗及脑组织代谢率,使脑组织处于低代谢状态,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生命体征得到平稳。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术后的病情改善,使得患者的身体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88-2289.

[2]刘海燕,蒲黎明,朱新洪.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17,25(3):73-74.

[3]李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10):753-754.

作者简介:张华,民族:汉族,性别:男,籍贯:四川省资阳市,工作单位: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学历:大专,职称:护士,研究方向:脑出血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