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光治疗对烧烫伤创面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3

碳素光治疗对烧烫伤创面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孙宁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碳素光治疗对烧烫伤创面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在研究和观察的过程中,选取前来我院就医的烧烫伤患者(包括创面过敏、皮肤糜烂、溃疡)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例数为86例,研究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8月。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烧烫伤患者使用TSG-1碳素光治疗机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烧烫伤患者使用水凝胶创伤冰敷,观察和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G-1碳素光治疗机对烧烫伤患者的过敏症状以及创面疼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防创面过敏;中小面积烧伤治疗;临床处理方法;分析研究

创面过敏属于一种烧伤后较为罕见的症状,患者通常会有伤口处瘙痒、红肿等不良的反应,严重者还会出现水泡、丘疹甚至荨麻疹,引起疼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皮肤糜烂为真皮或皮肤深层织的破坏所致的缺损。皮肤溃疡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伤,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的损害可导致皮肤溃疡的发生。由烧烫伤引起的皮肤糜烂、溃疡,起初局部先痒后痛,红肿,继则溃破,滋水淋漓,形成溃疡。以后溃疡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成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流溢灰黑或带绿色污水,臭秽不堪,疮口周围皮肤暗红或紫黑,每因毒水浸淫而发湿疹疮口逾腐逾深,甚至外肉脱尽,治疗更难。因此,改善预后、减轻烧烫伤患者的创面过敏及疼痛就成了本病的核心内容。本次研究主要以碳素光治疗对烧烫伤创面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现将分析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报告如下。

1所用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的时间为2017年6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8月,研究选取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烧烫伤患者,其中包括创面过敏、皮肤糜烂、溃疡,总例数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烧烫伤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1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在(35.23±1.12)岁;Ⅰ度烧伤患者为3例,Ⅱ度烧伤患者为17例,Ⅲ度烧伤患者为3例。对照组43例烧烫伤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22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在(37.13±1.23)岁;Ⅰ度烧伤患者为9例,Ⅱ度烧伤患者为11例,Ⅲ度烧伤患者为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烧伤或者烫伤,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相关的同意文件,此次研究有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43例烧烫伤患者均采取TSG-1碳素光治疗机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为:首先,医院内相关的工作人员先用棉签蘸清水在患者的伤口部位轻轻擦拭进行仔细的清洁,清除伤口处多余的结痂和坏死的组织,然后利用碳素光治疗机进行照射[2]。连接电源启动设备按照患者受创面积的大小情况选择碳光强度,以烧烫伤患者的伤口为中心,碳棒距离患处20cm进行覆盖式照射,每次30min,每天照射一次,持续照射15天后观察其效果[3]。其中TSG-1碳素光治疗机是由马鞍山市瑞恒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所研制(注册证号:皖械注准20162260367),由碳棒起弧装置、光照头装置以及控制的部分组成,它对烧烫伤患者的受创面具有较好的杀菌、消炎、镇痛及促进愈合的作用。

对照组43例烧烫伤患者在规范处理创面后将医用水凝胶平整的覆盖在创面上边缘超过2cm,用消毒干纱布覆盖后绷带包扎固定,第一周换药1次/d,一周后换药1次/2d,15天后观察其效果。

1.3观察指标

(1)观察和分析所选取的86例烧烫伤患者在使用水凝胶创伤冰敷和TSG-1碳素光治疗机进行治疗创面过敏、皮肤糜烂、溃疡后的临床效果,主要可以分为:痊愈、好转以及无明显变化三种情况。

(2)观察创面过敏、皮肤糜烂、溃疡治疗后的愈合率:测量创面的面积和深度,创面面积(mm2)为创面最大直径(mm)和垂直直径(mm)的乘积,直径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创面深度(mm)采用无菌针头探测做标记,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治疗后6d、15d创面的愈合率和创面深度缩减率;观察创面处理后的不良反应,包括红肿、感染情况等。

创面的愈合率(%)=(治疗前创面面积-治疗后剩余创面面积)/治疗前创面面积×100%

创面的深度缩减率(%)=(治疗前创面深度-治疗后剩余创面深度)/治疗前创面深度×100%

(3)观察创面疼痛V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一种在临床实践中简单地测量疼痛强度的方法。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需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相关的计数资料,卡方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参考值。

2结果

2.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9例(90.70%);对照组总有效35例(81.40%)有效,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明显变化

观察组

43

29(67.44%)

10(23.26%)

4(9.30%)

对照组

43

23(53.49%)

12(27.91%)

8(18.60%)

T值

--

1.451

1.579

1.876

P值

--

0.0010

0.0012

0.0014

2.2 对比治疗后患者创面的愈合率和创面深度缩减率

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的愈合率和创面深度缩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治疗后2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率和创面深度缩减率

组别

例数

创面的愈合率(%)

创面的深度缩减率(%)

治疗后6d

治疗后15d

治疗后6d

治疗后15d

观察组

43

43.57±5.43

93.21±5.74

81.6063±4.43

95.7663±2.22

对照组

43

26.28±3.19

63.25±3.79

62.43±6.21

86.4363±4.43

T值

--

15.04

11.21

13.76

10.31

P值

--

0.047

0.035

0.024

0.014

2.3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创面疼痛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疼痛VA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创面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创面疼痛VAS评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3

6.85±1.52

1.95±1.33

对照组

43

6.87±1.44

3.54±1.52

t

-

0.04

1.05

P

-

0.11

0.00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临床上对于烧烫伤患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然而,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受创面出现过敏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4]

碳素光是以生物医用碳为发光材料,通过碳棒燃烧产生碳素光进行物理照射治疗的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疼痛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针对烧烫伤患者,首先,医院内相关的工作人员用棉签蘸清水在患者的伤口部位轻轻擦拭,对伤口处的脓液以及结痂进行清除,使伤口充分的暴露,然后利用TSG-1碳素光治疗机对其进行照射。在照射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实时反应,在患者出现不适时,必须要立刻停止。

总而言之,针对烧烫伤患者,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受创面积的大小以及患者疼痛的情况,采取TSG-1碳素光治疗机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烧烫伤创面进行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使用和推广的价值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金阿平, 蔡亮, 陈艳萍. 水凝胶创伤敷料与磺胺嘧啶银用于溴素烧伤创面疗效的比较[J]. 浙江医学, 2017, 39(17):1474-1475.

[2]宋萌, 陈庆杰,王宏宇. 外用rhGM-CSF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小面积深Ⅱ度难愈创面的疗效及安全性[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 31(05):73-76.

[3]陈文健, 林邦长, 徐陆亚运,等.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27):5413.

[4]吕茁, 李宗瑜. 三维摄影与数字平面测量相比是更可靠的幼儿烧伤创面面积评估工具[J]. 中华烧伤杂志, 2017, 33(07):4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