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征 紧扣主旨——浅谈《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抓住特征 紧扣主旨——浅谈《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

唐新赋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现代服务学院 224000

【摘 要】在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中,老舍先生沿用了我国传统的以景写人和抒情的技法。用了大量的篇幅,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环境,为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衬托祥子的痛苦生活,突出主题思想,起了极好的作用。可见老舍先生的高超的写作艺术功力,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老舍 景物描写 抓住特征 紧扣主旨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自认为最使他“满意的作品”《骆驼祥子》,在这一文中,作者沿用了我国传统的以景写人和抒情的技法。全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环境,为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衬托祥子的痛苦生活,突出主题思想,起了极好的作用。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且形象感人,充分显示了这位语言大师的写作功底。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既不是明山秀水的风物,也不是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是令人生畏,随时会给人带来不幸和痛苦的“烈日”和“暴雨”。作者之所以选取这两种“苦景”,其意图是为了表现在这种典型环境中“挣命”的“苦人儿”,一个饱受欺凌和折磨的祥子形象。而作者在写这两种景物时,不是采取白描的手法,雨是抓住景物的特征作一番细致深入的刻画,并与人物的活动丝丝入扣。

先看对“烈日”的描写。写“日”之“烈”主要抓住了炎热天气所表现出的三个特征:“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并选择最能表现这些特征的一些事物加以描写。例如文章一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就总写天气特点。“狂”字生动写出天气热得异乎寻常。渲染人物出场气氛。再如“柳树象病了似的”,“柏油路晒化了”,“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可见日“烈”之甚,酷暑之苦。“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这里作者抓住了景物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并借助视觉、听觉、嗅觉等,着力描写日光之烈。这就告诉人们,此时此刻根本不允许人们在阳光下劳动,甚至难以生活。而祥子呢?为了活命,他不得不照旧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一趟一趟地拉车,尽管他也是人,也“有些胆怯”,“心里腻烦”。

文章就这样,通过对烈日的描写很好地衬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与悲惨。

再看对暴雨的描写。作者写“雨”之必“暴”,也能紧紧抓住其特征,用以表现文章中心。如:天气,“天边出现了墨似的乌云”,“墨云滚似地遮黑了半边天”,“热气”“似凉又热”,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白”,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墨似的”,“风带着雨星”,“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人们,“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所有这些描写,都能抓住特征,这表明,暴雨即将到来,势不可挡。还有对暴雨的描写,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这些描写,也能抓住特征,因此,读者能够确切地体会到暴雨之“暴”,有如瓢泼,祥子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了不至于挨饿而奔波劳碌着,即使是“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也不能歇息。

由此可见,文章不论是抓住特征描写“烈日”,还是抓住特征描写“暴雨”,无一不是为了表现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拼命挣扎的祥子,无一不是为了渲染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突出主题的。

作为人力车夫的祥子,在旧社会,除了受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外,在肉体上还要受到烈日、暴雨、冰霜、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折磨。文中的“烈日和暴雨”,不仅是一种给祥子这样的劳动人民造成痛苦的自然现象,而且是作者对吃人的旧社会黑暗现实的艺术概括。祥子仅是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造成祥子悲惨生活的根本原因不在天,而在于万恶的社会制度,旧社会把劳动者祥子推到苦难的深渊。这篇文章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对这吃人的黑暗的旧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无怪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我怎样写〈骆驼祥子〉》),真是真情现于笔端,故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范伯群等.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指导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杜运通、赵福生.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3]顾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宋悦魁.名作欣赏[J].名作欣赏杂志社,2008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