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6
/ 2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克钰

湖北省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 4434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满意度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有效缓解患者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效果;心理状态;满意度

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案,但手术具创伤性,手术过程以及术后的疼痛会影响其治疗效果[1]。临床应用适宜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病情恢复[2]。本研究主要探讨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80例手术患者资料,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39.26±5.8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41.32±5.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时刻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帮助医生完成手术。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分为: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引导,护理人员通过介绍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护理人员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手术大致流程,讲解患者和患者家属不清楚的地方,降低患者的不安、急躁等负面情绪。环境护理:患者住院后,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周边环境,降低陌生感。对病房定期通风消毒,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夜间降低病房内部噪声,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心的病房环境。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家属协同下,完善饮食内容,禁止患者吸烟、喝酒,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以及海鲜等食物。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带领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医生进行沟通。术前对患者进行安抚,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和恐惧感。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选取适宜体位,并进行固定,防止患者跌落。将手术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至适宜。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安抚。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定期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介绍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疼痛护理:若术后患者疼痛不显著,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陪同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如患者疼痛剧烈,护理人员要与医生进行沟通,适量给予患者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将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依据本院自制调查表评估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大于90分)、满意(60-90分)以及不满意(小于60分);依据患者焦虑自量表(SAS)和焦抑郁自量表(SDS)评估,分值高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资料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5de9ea722e0bd_html_52a1bb7b191fc206.png ±s)表示,t作为组间比较,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 检验,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13(32.50)

21(52.50)

6(15.00)

34(85.00)

观察组

40

29(72.50)

10(25.00)

1(2.50)

39(97.50)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9.35±3.24)分,SDS评分为(29.02±4.25)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36.26±4.19)分,SDS评分为(36.15±4.23)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结论

手术治疗是常见临床治疗方案,但手术治疗对患者具有创伤性,患者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护理质量与患者病情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若护理质量较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若护理质量低,病情可能出现恶化等情况[4-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因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引导患者提升治疗信心,鼓励患者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医院周围环境,降低患者因陌生而产生的抵触感。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和通风,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夜晚尽量降低仪器噪音,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心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在患者家属帮助下完善饮食结构,禁止患者吸烟、喝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手术大致流程,讲解患者和患者家属不明确的地方,并带领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将结果与医生进行沟通。手术中,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选取合适体位,为防止患者意外跌落,进行固定。将室内温度调至适宜,降低温度对手术的影响。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定期为患者擦拭伤口,防止感染。擦拭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尽量降低因触碰伤口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满意度,稳固治疗效果,缓解患者内心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佳.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117.

[2]王雅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2019,23(15):2146-2147.

[3]林贇.手术室优质护理对骨外科手术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2019,23(12):1717-1718.

[4]张洪涛,王晔.手术室优化管理联合优质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5):167-168.

[5]邱锦芳,翟惠嫦,于丽,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