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淋巴囊肿瘤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内淋巴囊肿瘤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分析

王文静   许进秀

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例内淋巴囊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由CT检查、MRI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内淋巴囊肿瘤组织位于颞骨岩部和桥小脑角,周围骨质呈虫蚀状破坏,并侵及颈静脉球,累及面神经管及外耳道骨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内淋巴囊肿瘤细胞结构呈乳头状囊状,覆有单层立方-柱状上皮,间质中血管丰富。免疫表型阳性:CK、CK5/6、EMA,其中GFAP阳性和CK5/6及CD56阳性各2例;阴性:TG、S-100以及NSE。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内淋巴囊肿瘤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进行准确的分析,进而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的重要的参考,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内淋巴囊肿瘤;病理特点;影像特点

    内淋巴囊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病变位于颞骨岩部和桥小脑角,具有散发的特点,其患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听力下降、面神经麻痹及颅神经异常等症状。其早期症状多表现为头痛,无明显特异性,很容易受到忽视,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1]。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病变部位进一步加深。由于中晚期内淋巴囊肿瘤病变部位与颅神经、血管相邻。进而导致手术风险加大。在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诊断当中,需要结合其病理特点,采用影像学手段,以得出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我院2011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例内淋巴囊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该疾病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例内淋巴囊肿瘤患者,经由病理确诊,并将5例内淋巴囊肿瘤蜡块标本予以存档。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3例,最高龄为63岁, 最低龄为35岁,平均年龄47.8岁。病变部位:左侧颞骨岩部3例,左侧桥小脑角2例。

1.2诊断方法

    1.2.1影像学检查

内淋巴囊肿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检查和MRI检查。①CT检查: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GE LightSpeed),调节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重建层厚(0.625mm)等各项扫描条件参数。患者取仰卧位,行头颅横轴位扫描,获取相关数据。然后经由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将其传输至SUN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行VR重建,并对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②MRI检查:使用磁共振成像系统(SIEMENS MAGNETOM Skyra),患者取仰卧位,分别从矢、冠、轴面对患者头颅进行平扫,并增强扫描,根据颞骨岩部及桥小脑角的T1、T2信号进行分析,使用钆喷替酸葡甲胺作为对比剂,观察脑实质内是否存在异常[2]

1.2.2病理检查

送检标本需要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处理后,切片厚度为4μm。行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观察。使用CK、CK5/6、EMA、NSE、CD56、TG、S-100以及Ki-67等抗体试剂,使用PBS液行阴性对照,分析内淋巴囊肿瘤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2.结果

2.1影像学表现

经由CT检查,患者颞骨岩部及桥小脑角存在混杂密度肿块,周围骨质呈虫蚀状破坏,其中2例患者侵及颈静脉球,1例患者累及面神经管及外耳道骨壁。经由MRI检查,显示肿瘤部位位于颞骨岩部及桥小脑角,T1、T2信号混杂且不规则,病变呈不均质强化。根据3例患者的MRI图像,其小脑部位受到病变组织压迫,脑实质内无异常信号。

2.2组织学表现

    经由病理检查,细胞膜、细胞核以及细胞质附着有棕黄色颗粒,即为阳性结果。送检组织切面呈灰红色、灰褐色,无包膜,结构呈乳头状囊状,覆有单层立方-柱状上皮,无纤毛。送检组织细胞嗜酸性,部分区域胞质透明,细胞核仁明显,呈红色,无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见浸润肿瘤骨质。利用免疫组化检查,免疫表型阳性:CK、CK5/6、EMA,其中GFAP阳性和CK5/6及CD56阳性各2例;阴性:TG、S-100以及NSE。根据以上病理诊断结果,可将其送检组织细胞认定为内淋巴囊肿瘤。

3.讨论

在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诊疗当中,往往由于其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难以及早发现病情而导致延误。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其病灶组织进一步扩散,容易累及颅神经、血管,不仅导致病情的加重,同时好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3]。因此,加强内淋巴肿瘤的早期诊断是十分关键的,及早的做出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避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采用CT检查和MRI检查等影像学手段,根据其影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内淋巴囊肿瘤组织位于颞骨岩部和桥小脑角,呈乳头状结构,其间质中血管丰富

[4]。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为颈静脉球瘤、转移癌等,需要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必要时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检查,予以准确的鉴别和区分,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5]

综上所述,在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治疗当中,根据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作出精确的诊断,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深和扩散,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宇静,李斌,罗柏宁,李智.内耳乳头状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05):428-434.

[2]王蔚,陈晓东,王伟民,杜渭清.内淋巴囊肿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12):1340-1343.

[3]左大辉,蒋太鹏,高永中,等.内淋巴囊肿瘤误诊为颈静脉球瘤1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06):280-281.

[4]程乐,戴艳红,徐新运.内淋巴囊肿瘤临床、影像、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06):1043-1045.

[5]傅海燕,王家耀.内淋巴囊肿瘤四例临床病理观察及鉴别诊断[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9):1553-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