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应用效果

鄢朝英

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心血管肾病内科 6572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将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门诊伤口护理的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86例门诊慢性伤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率为95.34%,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率仅为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慢性伤口患者实施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满意度,能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病人需求;伤口护理;效果;满意度

门诊伤口护理是患者接受医院治疗的重要窗口,具有慢性、疑难复杂性患者较多,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处理时间较长等特点[1]。由于诊疗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环境管理及患者需求服务成为护理管理中的重点关注问题,护理人员要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及时了解病人需求,积极解决其关心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创造好的就诊环境[2]。为探讨分析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慢性伤口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本文收集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86例门诊慢性伤口患者,对比分析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的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文主要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86例门诊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在观察组的43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26-68岁,平均年龄(45.71±3.7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23例;年龄范围24-69岁,平均年龄(43.46±4.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伤口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均了解同意治疗护理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主要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注重言语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时应注意态度、语气等,给与患者以关心、尊重、理解、同情,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放松心情,以消除焦虑、抑郁及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更好的康复;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要给与患者健康指导,使用通俗易懂的语音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定期复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等。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问卷内容涉及伤口产生的原因、影响愈合的因素、容易产生的并发症、伤口自我防护的方法、有利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分为非常了解、了解、不了解3个等级。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评价表,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沟通技巧、工作态度及患者的心理改善程度等,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含)-9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患者所占的比例。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率为95.34%,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率仅为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n(%)]

组别

非常了解

了解

不了解

认知率(%)

观察组(n=43)

36(83.72)

5(11.63)

2(4.65)

95.34

对照组(n=43)

25(58.14)

11(25.58)

7(16.28)

83.7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比较

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n=43)

30(69.77)

12(27.91)

1(2.33)

97.67

对照组(n=43)

17(39.53)

18(41.86)

8(18.60)

81.40

讨论

有研究表明,在对门诊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护理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不同,针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分别进行专业护理,不但能够积极促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率为95.34%,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率仅为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门诊慢性伤口患者实施评价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伤口健康知识的认知及满意度,能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凤兰.浅谈门诊伤口护理中如何与患者沟通[J].中国保健营养,2012, (7):2020.

[2]黄秀玲,彭青,周昕,等.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心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72-2573.

[3]徐晓晰,张敏,方颖.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3):11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