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田甜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超声显像临床诊断价值及鉴别。方法: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30例,对其超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结果:60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正确诊断59例,正确诊断率98.3%。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正确诊断28例,正确诊断率93.3%。结论: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腺病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在诊断中应该依据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

【关键词】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诊断;

子宫肌瘤为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是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增生后产生的,它们的主要形状为球状[1]。子宫腺肌症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而引发的子宫肌层病变,属于妇科常见性疾病,高发群体集中在30~50岁的经产妇群体。超声检查主要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原理对腹部进行检查,通过超声波的照射产生反射波最后形成图像,最后对其进行处理研究[2]。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很高,需仔细鉴别。我科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子宫肌瘤60例患者,年龄39~59岁,平均44.5岁。其中浆膜下肌瘤34例、肌壁间肌瘤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合并浆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2例;子宫腺肌症30例,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为42.6岁。所有患者均为经产妇,有过孕产史。在临床症状中,经量增多合并痛经者22例,经量增多但无痛经者8例。所有9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方法 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彩色超声诊断仪,3.5-5.0MHz,凸阵探头。嘱患者充盈膀胱,于仰卧位经腹壁作盆腔多方位扫查,仔细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肌壁间回声、有无包块、包块位置及边界、内膜线是否移位,并运用CDFI检测包块周围及内部血流情况。

2结果

2.1子宫肌瘤超声表现 子宫肌瘤的声像图表现各异,取决于肌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长的时间长短。⑴浆膜下肌瘤:向子宫体表突出,其上有一层腹膜覆盖,若继续向腹腔方向发展,最后仅有一蒂与子宫相连,蒂内含有的血管是肌瘤的唯一血供来源,如发生蒂扭转,蒂可坏死、离断而使瘤体落入腹腔,贴靠邻近器官(如大网膜、肠系膜)获得血液营养而成为寄生性肌瘤;⑵肌壁间肌瘤:子宫肌层内异常回声结节,多呈低回声,较大的肌瘤伴后方回声衰减,瘤体与宫壁正常肌层之间界限较清晰。肌瘤结节可单个,也可为多个,大小差异很大。肌瘤较小且无继发变性时回声较均匀,多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有时周围可见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晕。肌瘤结节较大时,内部回声不均匀,成漩涡状。有些肌瘤后方回声衰减或有声影,致使结节边界不清晰,不易准确测量其大小;⑶黏膜下肌瘤:肌瘤小时子宫大小可无变化。肌瘤大时子宫增大。当肌瘤部分突入黏膜下时具有肌壁间肌瘤的回声特征,同时子宫内膜受肌瘤推挤向宫腔内移位并变形。有蒂的黏膜下肌瘤完全脱入至子宫腔内,呈宫腔内实性结节,多为圆形,其表面覆盖子宫内膜,肌瘤蒂部子宫内膜中断。CDFI于蒂部可见供养血管;

2.2子宫腺肌症超声表现 ①子宫增大或在正常范围,形态饱满,呈均匀性增大或不规则增大;②子宫肌层失去正常的均匀斑点声像图,代之以子宫肌层光点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见散在分布细小的低回声区;③可见局限性子宫肿块,位于子宫前壁或后壁,以后壁居多,为单发或多发,边界不清,无明显薄膜回声及声晕,内部回声可为等回声.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后方回声无衰减现象。有时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暗区;④子宫内膜线回声可居中,可前移或后移;⑤CDFI:肌层内部及病灶区域血管分布较正常稀少;⑥经期检查时子宫体积更大,肌层回声更加不均,散在分布的小暗区更加突出;⑦合并子宫肌瘤时,表现为子宫子宫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肌层增厚,回声不均,肌层可见低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清楚,CDFI:可见环状、半环状血流,后壁回声衰减,有时突出于子宫之外。

3讨论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球形肿块,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大小不一,小者仅数毫米,大的瘤体上附有小的仔瘤,常为散在性多个分布。肌瘤周围有由被压缩的肌纤维所组成的假包膜,假包膜与肌瘤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子宫肌瘤可发生变性。通常临床上因肌瘤生长的部位分为三种:即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症状与其生长部位密切相关。

子宫腺肌症可以分为弥散性型、局部病灶型与混合型,一般会合并子宫肌瘤与子宫囊肿等情况。一般该病集中发生在育龄期女性中,以30岁至50岁的经产妇为主要高发群体,而女性年龄与孕次等情况也与患病,率有紧密关系。临床症状多表现周期性疼痛,其中以痛经情况居多,在经期前1至2天的疼痛最为明显,而后逐步缓解或者消除。此外会有大量患者会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提升,经期时间相对延长,同时会发现子宫增大[3]。

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的鉴别诊断要点:①子宫肌腺病的声像图上,子宫增大多表现为不对称性,边缘轮廓规则,宫腔内膜回声无改变;而子宫肌瘤多呈局限性增大,往往增大较显著,可见局部中低回声区,边界尚清;②子宫肌瘤清晰边界,有假包膜是子宫肌瘤的重要特征,而肌腺病无包膜,与子宫肌层无明显分界,回声无衰减;③有月经多、痛经明显、子宫呈对称性增大,肌壁间回声不均匀,有实质性低回声和强回声区,有时还可见小的无回声区,首先考虑为子宫肌腺病;④无任何临床症状者的患者,则要仔细观察病变部位是否有边界及血液供应状态。CDFI显示肌瘤血管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无包膜回声且无环状血流,血流分布无规律的多为肌腺病。在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时,应多方位仔细探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对不典型患者,可进行月经前后动态观察,子宫肌腺病其子宫的大小不一和内部回声可有变化。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操作简便,无损伤,无痛苦,能快速得出结果,准确率高,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是临床首选且必要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祝玉平,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3(4):260.

[2]裴红,罗福成,童清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08,5(4):278.

[3]薛瑞秀,张远芬.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5,06:65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