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

宋友友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骨创伤患者114例,随机抽取5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另57例作为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创伤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康复功能及锻炼及护理时,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关键词】骨创伤;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护理

骨创伤在骨科中比较常见,意外事故为主要的致伤原因,多数患者需利用手术方式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应积极的开展,并在锻炼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以使患者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1]。骨科常规功能锻炼及护理中,针对性比较差,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影响患者预后。研究表明,手术治疗骨创伤患者后,针对患者创伤类型实施功能锻炼及护理时,可提升术后康复效果。本院骨创伤患者术后就接受针对性功能锻炼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骨创伤患者114例,男63例,女51例;年龄31~68岁,平均(42.5±3.1)岁;骨创伤类型:锁骨骨折28例,肱骨踝上骨折23例,前臂骨折20例,股骨颈骨折16例,膝部骨折15例,腰椎骨折12例。纳入标准:均具有手术适应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对本研究知情。随机抽取57例作为对照组,另57例作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取平卧位,去除枕头,患肢适当抬高,软垫放置在膝部下方,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观察。

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均由专业护士实施,功能锻炼包含两种,一种为被动运动,术后尽早开展;另一种为主动运动。具体如下[2]:(1)锁骨骨折:术后局部固定期间,让患者了解到可以开展的活动,如握拳、外展肩肘关节、后伸肩肘关节等,禁止进行的活动,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夹板固定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到过度的压迫,拆除夹板后,前屈肩关节等活动可适当开展;(2)肱骨踝上骨折: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对血管痉挛、供血不足情况存在与否密切注意,避免严重后遗症的遗留,固定早期,因肩周关节活动无法开展,主要进行上臂的静力性活动,同时,锻炼手指及腕关节,固定中期,运动量依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肘关节练习、旋转前臂练习增多;(3)前臂骨折: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时,要对患肢情况格外关注,早期主要开展手指关节、肩关节等锻炼,并静力锻炼前臂肌肉,旋转活动禁止开展,拆除外固定之后,即可锻炼肘关节,以开展各项动作为主;(4)股骨颈骨折:此类骨折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比较长,较易发生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情况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外固定早期时,锻炼患肢肌肉,而且锻炼可在CPM辅助下进行,上肢主要进行肩部、肘关节及腕关节的活动,下肢主要屈曲踝关节,下床活动多于术后1~2周开展,具体视患者情况确定,下床行走时患肢不可负重,关节活动度适当增加;(5)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多具有比较严重的膝关节内粘连,因此,早期主要开展髋关节、踝关节及趾关节的运动,膝关节功能恢复后,情况允许时,开展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6)腰椎骨折:早期时,主要锻炼腰背部的肌肉,以促进肌力的恢复,避免发生骨质疏松,使脊柱维持在平衡状态,术后第2d时,直腿抬高训练即可开展。

1.3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利用Lysholm评分[3]进行,总分100分,关节功能优为90分以上,良为70~89分,可为50~69分,差为50分以下,统计优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5df346ea4e16d_html_0.gif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n(%)]

组别

n

总优良

干预组

57

38(66.7)

16(28.0)

3(5.3)

0(0.0)

54(94.7)*

对照组

57

33(57.9)

14(24.6)

7(12.2)

3(5.3)

47(82.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肢体进行各项运行时,必备结构为关节,如伸展运动、旋转运动,因此,对于肢体活动来说,关节作用重大。研究发现,骨创伤后,功能性障碍会发生在多数患者的关节中,导致肢体活动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促进肢体活动功能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康复功能锻炼必须要在术后有效的开展,并在锻炼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4]。传统骨科术后护理中,针对性不足,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而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后,可有效的弥补上述不足,提升康复效果。骨创伤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后,锻炼及护理方法不仅与患者创伤类型相适应,而且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避免了盲目的开展康复训练,真正的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最大化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本研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骨创伤术后康复护理中,功能训练及护理措施针对性的开展后,有利于提升功能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传影,刘国玲,孙兰兰.对骨创伤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8):71.

[2]刘建华,温清娴.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276-278.

[3]古丽娅·阿孜满.浅谈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4):255+258.

[4]柏雪梅.骨创伤手术患者采取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5(30):603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