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3

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作用探讨

吕雪松 王东杰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44350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癌症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人员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常规检验,对其所得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LY#、RBC、HGB均低于对照组,ALB、T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HE、ALP、TBA明显高于对照组,ALB、T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HE、ALP、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癌症的检测,在常规指标检测基础上联合相关指标进行诊断,能够增加非选择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常规检验指标;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临床意义

通常在医学上将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癌症是由于集体在多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局部细胞正常调控失常形成新生物,导致癌症的原因常见的有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等外界因素以及遗传、免疫等内在因素。不同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局部表现和全身症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其及早发现诊断是极为重要的,为探讨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作用,以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癌症患者以及68例身体健康检查的人员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癌症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均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人员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具体资料如下。观察组: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0.36±11.73)岁;病程0.3~12年,平均病程(2.03±1.15)年;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4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诊断患恶性肿瘤,临床出现不同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性症状;(2)所有患者在阅读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后,签署知入组情同意书;(3)患者无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等。排除标准:(1)患有凝血障碍、精神障碍、感知障碍等;(2)拒绝入组。

1.3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72例患者以及健康检查者68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在空腹状态下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血采集,每位患者采集一管,在对血液进行检查后离心分离,对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血常规检测:采用ABX PENTRA DF12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生化常规检测:采用BECKMAN COULTER AU680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标本测定;肿瘤标志物检测:采用日本东巢AIA_2000ST分析仪及其配套仪器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x±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n(%)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测结果

表1.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5df6dfdf5ef0c_html_4874465a57b08f7d.gif

组别

LY#

RBC(*1012/L)

HGB(g/L)

观察组

1.98±0.87

4.77±1.10

141.76±26.26

对照组

2.63±1.03

5.38±1.21

158.25±27.34

t

4.04

3.12

3.64

P

<0.05

<0.05

<0.05

观察组LY#、RBC、HGB均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生物化学检测

表2. 两组生物化学检测结果比较(5df6dfdf5ef0c_html_4874465a57b08f7d.gif

组别

ALB(g/L)

TP(g/L)

CHE(U/L)

ALP(U/L)

TBA(umol/L)

观察组

43.38±10.65

70.37±19.66

3456.80±580.20

118.34±8.25

10.89±1.03

对照组

49.25±10.31

80.54±20.25

4125.30±590.40

82.50±7.36

5.02±0.94

t

3.31

3.01

6.76

27.07

35.16

P

<0.05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ALB、T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HE、ALP、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肿瘤标志物检测

表3.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5df6dfdf5ef0c_html_4874465a57b08f7d.gif

组别

AFP(ng/mL)

CEA(ng/mL)

CA19-9(U/mL)

CA125(U/mL)

观察组

27.37±8.78

6.30±1.02

30.54±6.76

35.25±5.64

对照组

24.10±8.66

2.01±0.89

17.65±5.54

11.80±5.28

t

2.22

26.45

12.30

25.36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癌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尤其是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较重,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以及吸烟、喝酒、不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更增加了癌症的发病率。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国家卫生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大多数肿瘤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察觉,漏诊率较高,大部分肿瘤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医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通过联合诊断对肿瘤的诊断广泛在临床上被应用,联合诊断通过血液常规检测、生物化学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对肿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1]。癌细胞的血液常规值与正常细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生物化学检测和肿瘤标志物含量与正常细胞差距较大。由于癌细胞的代谢强度较大,所以在生物化学方面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检测结果中具有明显的体现,而其与正常细胞最大的差别在于肿瘤标志物,通过三者联合能够对癌症进行有效的检测

[2]

综上所述,对于癌症的检测,在常规指标检测基础上联合相关指标进行诊断,能够增加非选择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烨.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7):245-246.

[2]俞书霞.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2):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