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老年住院患者潜在危险的安全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骨伤老年住院患者潜在危险的安全护理措施

熊光蓉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400000

【摘要】目的:分析骨伤老年住院患者潜在危险,总结安全护理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骨伤患者244例,随机对照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122例,按照路径处理,特别注意加强合并症、并发症预防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成立风险控制小组,识别、分析风险要素发生原因,制定落实对策。结果:实验组压疮、内科疾病急性发作、风险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率,医师满意率,护士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基础护理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院内康复训练累计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老年住院患者潜在危险因素较多,加强风险管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骨科;骨折;老年人;护理风险

只要有护理,便有护理风险,护理分险主要是旨与护理有关的,可能导致影响患者康复的不良事件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旨通过分析、识别、控制分险等管理策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危害的过程[2]。大量研究证实护理分险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2]。对于骨伤老年人而言,其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非常必要。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患者,住院时间>48h,非转院治疗者。入选对象244例,其中男110例、女134例,年龄60~87岁、平均(67.3±5.2)岁。骨质疏松性骨折131例,骨伤学骨折58例,骨裂伤/挫伤/移位等非骨折伤65例。主要照料者:配偶36例,子倍202例,孙辈6例。有创伤骨病史31例。多发伤11例。脊柱损伤21例,四肢骨伤206例,其它17例。保守治疗110例,手术治疗134例。合并其它基础疾病154例,高血压140例,糖尿病36例,慢支炎/慢阻肺53例,冠心病11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疾病。随机对照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122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伤情、照料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路径处理,特别注意加强合并症、并发症预防护理,如下肢手术患者需采取按摩、足底加压等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需加强治疗护理,遵医嘱给予胰岛素、降压药物,做好营养支持,改善免疫状态,预防感染。

1.2.2 实验组

进行风险管理。

组织: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收集既往骨科老年人临床资料,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得相关文献资料,做好风险管理准备;②编制风险管理材料,对护士进行宣教,提高护士风险管理意识、技能。

分险识别与评估:①见表1,老年骨伤患者风险事件主要包括结局不良事件,包括砸伤、刺伤、跌倒等意外伤害,水电质紊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肺炎、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心律失常、高低血糖等内科疾病急性发作,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如呼叫不应、护理差错,一类为可能或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如信息遗漏等,最后为患者/家属相关风险事件,如家属不依从、提前出院、家属喂食导致的误吸误咽、随意在病房内活动等[3];②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按照来源可分为管理与制度、设施设备/环境、护士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四个方面,按照具体分险因素又可进行细分,如管理制度又可分为管理不科学、制度漏洞,设施设备/环境可分为设备损害、不全、室内保洁不到位;③分险等级划分,采用量表评分,可能、危害都分为1-4分,分值越高则可能性越大、危害越大,整体评分=可能性×危害,>12分为高风险。

风险控制:①原则,对于非常可能发生的风险,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制度或内容改进,对于危害非常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事件,需进行循证护理,特别关注高危人群,进行集束化管理,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需从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治疗、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高风险事件(>12分),需进行全面的护理管理;②具体策略;对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进行循证分析,进行护理技术、防治护理流程管理;引入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如在喂食时,需做好正确的体位干预,控制喂食的量、时间,预防误吸误咽;量化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引入科学的量表,评价并发症发生风险,将高风险人群纳入关注对象,引入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沟通能力,以利于获取主诉;对于狐狸能力不足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多的护理支持[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5df6ec6c54610_html_9049fbd79ff59e2.gif ±s)描述统计,采用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否则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5df6ec6c54610_html_d7afae92ced441b2.gif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风险事件与医护患满意情况对比

实验组压疮、内科疾病急性发作、风险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率,医师满意率,护士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实验组与对照组风险事件、医护患满意情况对比[n(%)]

组别(n=122)

风险事件

满意

压疮

感染

内科疾病急性发作

意外伤害

其它

合计

家属护理满意

医师满意

护士满意

实验组

2(1.6)

4(3.3)

2(1.6)

0(0.0)

11(9.0)

19(15.6)

120(98.4)

114(93.4)

116(95.1)

对照组

11(9.0)*

10(8.2)

14(11.5)*

2(1.6)

23(18.9)

60(49.2)*

109(89.3)*

103(84.4)*

98(80.3)*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2.2 护理量与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基础护理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院内康复训练累计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量与恢复情况对比(5df6ec6c54610_html_9049fbd79ff59e2.gif±s

组别(n=122)

基础护理量(次)

住院时间(d)

卧床时间(d)

院内康复训练累计时间(h)

实验组

43.4±7.6

17.4±4.5

7.1±2.5

8.4±2.5

对照组

40.1±6.1

19.0±3.8*

8.9±2.2*

5.1±3.1*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3讨论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既有科室特点,又有自身特点,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记忆力、感知能力下降,自护能力不足,更易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老年骨病患者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卧床时间长,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4]。护理风险管理通过识别风险要素,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控制策略,可有效防患于未然。为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常采用柏拉图、小组讨论等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控制高风险因素,通过循证护理加强技术改进。综上所述:骨伤老年住院患者潜在危险因素较多,加强风险管理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淑莉.探讨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J].健康之路,2014,13(7):208-209.

[2]余江.徐剑铖,王振维.风险管理理论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重庆医学,2010,39(10):1310-1316.

[3]杨琳琳,高学农,席冬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766-3768.

[4]张文光,武婵媛,陆欣,等.骨科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趋势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6):1934-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