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分析

张静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东善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1100

【摘要】目的:对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70例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和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各85例,对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房性期前收缩次数而言,实验组明显少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4.12% vs. 76.47%];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4.71% vs. 21.1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辛伐他汀;临床应用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以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为常见的病因,以头晕、胸闷、心悸、期前收缩、心房纤颤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从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院将辛伐他汀应用于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70例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将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器官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合并严重的内科基础疾病、血液性疾病等患者进行有效排除;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81例和89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2岁和77岁,中位年龄:(56.38±6.71)岁;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人数分别为88例和82例。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以上患者按照摸球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上述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12.5-25.0mg/次的美托洛尔,2次/d;实验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20mg/次的辛伐他汀,1次/d。本次研究将3个月设置为一个治疗疗程,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不另使用其他相关药物。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全部恢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前收缩基本消失或减少程度在90%以上,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改善显著,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前收缩基本消失或减少程度在50%-90%之间,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如果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无效[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5df7053018361_html_a4c3382a0f13afc0.gif ±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平均为(2945.25±2034.11)次,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平均为(1932.25±1035.26)次,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3例(占比38.82%)、32例(占比37.65%)及20例(占比23.53%),则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实验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平均为(1468.59±1056.68)次,房性期前收缩平均为(1116.85±438.5)次,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6例(占比54.12%)、34例(占比40%)及5例(占比5.88%),则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参照组中发生头昏、腹胀、腹泻的患者人数分别为9例、6例和3例,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8%;实验组中发生头昏、腹胀、腹泻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例、1例和1例,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为主要特点的常见心脏疾病,这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的发病人群,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而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并且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消融、点刺激等方式治疗该病,治疗目的均为改变、恢复心肌细胞电特性。其中药物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均较为严格,如果应用不当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3]。近年来随着临床工作者对现代药理学研究的逐步加深,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种影响心脏细胞点生理特性的机制,辛伐他汀这种药物能够对脂代谢进行合理的调节,能够对不良心脏事件、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预防,具有较为显著的抗氧化、抗纤维、抗感染作用,有效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从而大幅度改善心律失常症状;除此之外还具有拮抗血管紧张素的效果,从而使内皮素1的水平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对心律失常的促进作用显著减轻,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将美托洛尔和辛伐他汀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结果显示:就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房性期前收缩次数而言,实验组明显少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4.12% vs. 76.47%];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4.71% vs. 21.1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辛伐他汀应用于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以及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劲松,李群笑,吴群英,等.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03(12):152-153

[2]羿凤云,王玮,张红果,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22(01):135-136

[3]尹晨.大剂量辛伐他汀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应用作用的初步临床观察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15(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