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配 网 工程评优管控 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配 网 工程评优管控 策略研究

鲜东海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遂宁 供电公司 四川遂宁 6 29001

摘要: 电网优质工程评选遵循“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原则,主要评价规划及设计选型、工艺质量、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功能指标、信息系统应用、运维管理、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而配网工程的创优是项目管理优良的试金石,从配电网工程管理特点开始出发,对工程管理创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控制策略。 关键词: 电力工程管理 创优 控制策略

引言

由于电力工程管理本身实施难度较大,同时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管理必须充分适应市场需求。电力工程管理对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这直接决定了电力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管理能够按照里程碑计划有序完成,有必要对电力工程管理创优控制策略展开分析,下面就让我们一同针对电力工程管理创优展进行分析。

1、配电网工程管理的特点

(一)项目管理日趋复杂

电力工程管理中包含很多管理工作, 需要跨越的组织非常多, 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稳定性因素。 这种情况下电力工程管理必须具备极强的综合知识水平,才能及时应对这些复杂的执行过程。

(二)科技水平逐步提升 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是以电力工程管理为主要前提,电力工程融合的科技技术在不停进步, 以科技为基础, 充分重视对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及时解决电力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三)寿命周期的可预知性

电力工程具有一定寿命期限, 由于受到项目本身性质的影响, 对不同阶段寿命周期的划分存在一定不同。通常情况下不同阶段会有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是不管怎样划分, 都必须明确规定出每个阶段开始及完成的时间。 2、配电网工程创优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电力工程是国家能源命脉的实施,工程创优是工程质量优秀的体现,与此同时,经济市场化使得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该积极总结影响工程创优的因素,才能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人为因素 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来说,人为因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是电力工程管理的执行主体,人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人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因此, 应该减少人为因素对电力工程管理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只有加强对人员因素的约束及管理,才能有效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有效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和一般工作不同,它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施工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重点包括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奖惩机制等等。随着近年来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出现,运用精益化管理流程来规范项目管理,做到有效闭环。

(三)电力施工现场 随着当今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要求电力市场积极更新现有的工艺和方法,对电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在电力施工现场必须结合管理、 经济及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展开综合考虑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分析之后,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

3、配电网工程管理的一般控制方法

根据项目实施周期会利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的方法对其展开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工程的创优实现。 (一)事前控制

所谓事前控制,是指项目实施前期,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事前控制阶段的重点在于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将规划、可研、设计等深度开展到位,例如对相关施工图纸进行收集,建立起业主项目部,完善相关职责权限界定,加强人力、物资的管理,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二)事中控制 这里所说的事中控制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展开控制和管理。对于事中控制来说技术支撑是关键,管理人员在事中控制过程中必须将相关施工工序之间的交接工作做好, 例如物资采购、施工准备等, 做好物资和非物资的配合,保证项目有序实施。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整个工程竣工以后进行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事后控制的目 的在于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缺陷,将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逐步解决,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都应该及时对工程项目成果进行验收和检查,以保证工程可以高质量的完成,避免出现缺陷。

4、配电网工程管理创优的控制策略

工程创优管理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管理思路。在开展工程创优管理之前, 首先应明确影响工程创优的各重要环节,在明确了这些因素的前提下,积极分析工程创优的影响因素及困难点,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修正与改善,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样不断优化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一)强化电力工程管理技术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技术对工程的影响,不断强化电力工程技术,采用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开展施工,与此同时,在项目前期则对使用的物资、技术等提前考虑,前期的良好开展能有效提升创优的效率。同时合理选择新工艺和技术,并注意技术上的更新,注重技术管理和创新,最终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加强协调管理 协同办公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项目整个过程涉及到财务、发策、设计、监理、运检、经济研究、物资等众多部门,这就需要严格执行各项协调管理措施。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同时提前结合自身工作介入其他部门,提前协同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运维部提前介入设计,针对设计中存在的运维问题提前介入,从而使得后期验收的问题发现率有效降低。但是不管采用何种介质及方案,都需要注重协调和管理,使损耗降低到一种最低的状态中。 (三)规范工程各阶段资料交底工作 在工程创优管理工作中,对工程技术交底资料的要求非常高,在资料审核过程中,必须全过程严格监督与检查。非物资阶段就规范原件和复印件,例如企业资质检查、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同时还要定期对安全技术进行检查, 对各项数据进行积极统计和分析,安全事故频率较高企业应给予相应处罚,资料不全的单位应办理正规手续。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能有效避免后期出现各类问题。

(四)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电力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效果,是前期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想实现电力工程管理创优的目标,首先应注意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其成为道德素质较高、技术水平过硬的高级职工,以便更好地展开统一管理。

(五)加强全过程管控

同时还能对工程建设程序进行管理,例如针对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材料与设备的准用等,实施统一体制化管理。 要想对当前电力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完善,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落实建设工艺“一模一样”工作要求,全面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安全、质量、效率、效益水平。

(六)加强泛在电力新技术应用

应用泛在物联技术,增加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为下一步配电网设备的感应、感知、互联做好基础,为配电网大数据质量建立信息系统基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创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能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仅靠理论分析远远不够, 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对管理经验进行积累, 并注意加强对管理策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重视,不断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最终使电力创优工程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铁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经验体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12):28-29.

[2]张福明.浅析配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16):78-79.

[3]程传飞.配电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有效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5(03):59-60.

[4] 张文辉. 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28):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