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锻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1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锻炼

傅茹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骨科 福建泉州 362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病例越来越多,髋关节置换术是其较好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并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而且可有效地解除髋部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注意事项较多,患者如果不依从指导,容易导致假体关节磨

损、脱位、松动,人工髋关节提早报废。所以术后护理及关节功能的恢复与术后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本科通过对60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5~91岁(平均75.5岁);住院时间平均21.8d。98例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其中全髋28例,半髋17例,均为骨水泥型;手术时间为入院后4~ll天,平均7天;术后住院时问ll—18天,平均14天。

2 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术后进行常规监测T、P、R、BP、SpO:、HCE等,24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

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隋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人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心理护理 向患者交代术后早期积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知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2.3疼痛护理 老年人往往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可以采取预防性用药,术后可放置止痛泵。如无止痛泵。可根据疼痛的程度选择止痛剂。

2.4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的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旧1,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有重要意义。持患肢于外展300和中立位,两腿之间置一外展枕,患足用防外旋鞋固定,避免不恰当搬动,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外旋位,伸直。以防关节脱位。

3 康复指导

3.1术后功能锻 早期恰当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手术效果,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功能锻炼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术后前3日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即用力伸膝,但不产生伸膝动作,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展,促进血液回流;同时患者主动做踝关节屈伸运动。所有的床上活动均在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3.2离床功能锻炼 离床训练也适手术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手术后3—5日病情平稳后进行扶助步器床边站立位练习,可以抬腿练习,但髋关节小于90度。当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使用助步器进行行走练习,4周后改用双扶拐练习行走,8周后使用单拐行走。要护士或家属应在旁守护以防意外。

4 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期较长,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须复查。并教会患者在家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3个月内不侧卧,不盘腿,避免完全坐位,卧床时只取平卧或半卧位。6个月内避免患肢外旋内收,并逐渐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的时间和强度。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适当下床拄拐活动,但必须避免屈髋下蹲,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拐后注意做到“三不”,即:不负重、不盘腿、不坐矮凳。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和正确康复指导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及尽早恢复肢功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