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 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16排螺旋 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临床分析

傅安禄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 311106

【摘要】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16排螺旋CT诊断,观察16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结果:16排螺旋CT诊断72例患者中,包括支气管内径>14mm肿块者、肺部阻塞性炎症者、阻塞性肺气肿者、肺腺癌者、肺泡肿大者各12例、20例、18例、6例、16例。支气管壁为结节状增厚>4mm者、支气管腔阻塞者、支气管狭窄者分别为:45例、15例、12例。16排螺旋CT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经16排螺旋CT诊断,可充分了解患者肺部病变情况,诊断安全、可行性强。

关键词:16排螺旋CT;早期中心型肺癌;诊断

早期中心性肺癌,一般在肺部支气管腔内、肺叶、肺段支气管发生病变,早期肺癌患者癌细胞没有发生转移情况。肺癌确诊时即为晚期,实行诊断后需及早进行诊治,以便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以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6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包括42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范围32~66岁,中位年龄(49.6±4.4)岁;病程范围4个月~12个月,中位病程(8.3±0.4)个月。

1.1.1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者、存在(咳嗽、咳痰、胸痛、痰中带血、胸部憋闷、伴有发热)等症状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2 排除标准:精神病症者、不接受本次治疗者、其他严重脏器病症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美国C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设备,实行胸廓入口~肺底平扫、加强扫描处理。扫描参数设置为:电压119Kv,50mAs,扫描层厚、层距、螺距、旋转使劲分别设置为:5.1mm、1.19mm、1.1mm、0.56s。平扫后,采取1.9mmol/kg体重高压注射设备,以4s静脉滴注碘海醇(生产厂家:华仁药业(日照)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68)。最后,实行加强扫描处理,薄层重建、重建间隔均设置为1.17mm。

1.3观察指标

通过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等方式,重建患者肺部支气管的图像。然后,对其肺部病变位置、肺部形态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病变情况实行具体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代表,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经χ2检验;数据对比为P<0.05差异时,表示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病变情况

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通过16排螺旋CT诊断,观察到支气管内径>14mm肿块、肺部阻塞性炎症、阻塞性肺气肿、肺腺癌、肺泡肿大,以及支气管壁为结节状增厚>4mm、支气管腔阻塞、支气管狭窄等情况,详见表1。

1 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病变情况[n=72%]

病症

存在支气管内径>14mm肿块

肺部阻塞性炎症

阻塞性肺气肿

肺腺癌者

肺泡肿大

支气管壁为结节状增厚>4mm

支气管腔阻塞及狭窄

早期中心型肺癌

12(16.67)

20(27.78)

18(25)

6(8.33)

16(22.22)

45(62.5)

27(37.5)

2.2 16排螺旋CT诊断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

16排螺旋CT对早期中72心型肺癌患者诊断的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 16排螺旋CT诊断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n=72%]

组别

支气管壁异常

支气官腔异常

肺气肿和肺炎

CT诊断

55(76.39)

61(84.72)

35(48.61)

手术病理诊断

58(80.56)

64(88.89)

37(51.39)

0.3700

0.5457

0.1111

P

>0.05

>0.05

>0.05

3.讨论

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发病的位置,常出现在肺叶、肺段支气管,肿瘤的直径<16cm,且不会产生淋巴结转移情况。这一病症临床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部憋闷、发热等。临床肺癌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经手术切治疗不能彻底切除。所以,早期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治非常必要,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国外通过胸片对早期中心型肺癌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检测的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经正常的CT影像诊断,检出效果也不理想。当前,国内、外采取16排螺旋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可检出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部病变情况,检出率约为100%。与此同时,16排螺旋CT诊断,能明确肺部肿块分布情况、肺部肿块大小、支气管壁病变等情况,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

总而言之,早期中心型肺癌经16排螺旋CT诊断,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并可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关闯.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02):64-65.

[2]张树雄.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90-191.

[3]张笛.浅析早期中心型肺癌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7):57-58.

[4]谢万猛.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J].影像技术,2014,26(1):3-5.

[5]吴文.16排螺旋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初步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2):351-353.

[6]杨云辉.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32(03):4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