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糖尿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中老年糖尿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张欣

66455部队离职干部休养所,河北 石家庄 O50091

摘要: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饮食选择上更加丰富,但是由于饮食搭配不科学等情况的发生使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而且中老年人群属高发群体,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临床护理上,中老年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也变得更加重要,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促进糖尿病人的康复进程。本文将针对中老年糖尿病人心里特点和护理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谈谈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中老年糖尿病人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心理表现上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开朗型、期盼型、眷恋型等正面心理特征和恐惧型、失望型、担忧型等负面心理特征。病人的心理以及对糖尿病的印象和态度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负面的心理不但会干扰护理工作,还会使疾病得到二话。因此,护理工作应当重视对糖尿病人的心理观察和护理,促进他们的康复。

一、糖尿病人心理特征分析

1.开朗型

开朗型的糖尿病人大多病情不重,在面对病情时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控制饮食能力较好,很快血糖尿糖能够转为阴性。并且这类病人的家庭条件较好,没有什么需要担忧的事情,因此在接受治疗时能够积极配合,恢复较快,不必过多注意其心理护理工作,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即可。

2.期盼型

期盼型的糖尿病人大多对医护人员非常信任,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饮食行为,因此疾病的转归也比较理想。

3.眷恋型

眷恋型的糖尿病人大都对亲人和家庭有很强的眷恋感,求生欲望强烈,他们在病情表现上一般较重,但是有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使他们能够对生命更加眷恋,渴望恢复健康,再次创造价值。这种病人虽然病情较重,但是能够为了健康能够与疾病作斗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医生的建议,从而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3.恐惧型

恐惧型糖尿病人对糖尿病没有正确的认识,也缺乏一定的医疗知识,因此常常有对病重甚至死亡的恐惧。由于对治疗过程的过分关注,常常会出现一些过敏情况。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导致在日常表现上容易焦虑,吃不好饭,出现失眠等现象。在治疗上难以配合,护理工作也不太好展开。并且由于病情较重,对治疗可能失去信心。

4.失望型

失望型糖尿病人的患病时期一般较长,治疗周期也比较长,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病情反复发作,经常因糖尿病而住院。甚至在病情严重时有酮症酸中毒和休克情况。他们的亲人大多数对病人缺乏关心和照顾,难以使病人感受到温暖,从而产生对治疗的失望,对于疾病的好转不在抱有信心,拒绝治疗甚至轻生的念头也会产生,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

5.担忧型

担忧型糖尿病人大都会有孤独感,由于与亲人关系差或者没有亲人,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等等原因,在治疗过程中脾气固执倔强,经常由于担忧病情产生无理由的发怒行为。他们对糖尿病有着治疗痊愈的期盼心理,但是又害怕治不好等外部因素,因此整日担忧,不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使病情得不到很好地扼制。

二、中老年糖尿病人护理对策

中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关键是在护理人员和病患之间建立起感情纽带。护士应当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穿戴整洁、举止大方,能够以正确、精准和熟练的操作获取病患的信任,给予病患一定的安全感。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注重自己的语言、态度、行为以及表情等等,尽量以给予病患温暖感为目标,缩短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得体的外表形象、良好的语言表达加上熟练自如的护理动作,能够使病患产生对护士的信赖。护士还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让病人能够感受到来自护士的关心和照顾,促进他们全部向正面心理转发。

护理恐惧型糖尿病人时,护士应当注重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以组织其他经过治疗后明显好转的糖尿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帮助恐惧型糖尿病人建立起治疗信心,给他们的心灵一个安慰,消除日常生活治疗中的焦虑感和恐惧感,使他们能够恢复对治疗康复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另外,护士要时刻注意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的变化,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安抚他们的恐惧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指导病人对食物的选择,适时宣讲一些糖尿病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切忌在恐惧型糖尿病人面前疑神疑鬼,而是要大大方方,坦诚相待。

护理失望型糖尿病人时,护士应当多与病人沟通,与他们谈心聊天,激发他们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在生活中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人,让他们能够减少心理负担,获得对生活的渴望。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当做好其家属的沟通工作,让他们能够多花时间陪陪病人,关心体贴病人,这样才能促进失望型病人对亲人和社会的留恋,产生生活欲望。

护理担忧型糖尿病人,除了要采取沟通疏导工作之外,还应当组织相应的趣味活动,比如读书、看报、下棋、听讲座等活动,让他们消除孤单感,能够对糖尿病有更正确的了解,获取对治疗的信心。护士还应当引导这类病人多与其他人交朋友,消除孤独感和担忧感,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不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1.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因为糖尿病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口服药物治疗的的特殊性以及注射胰岛素次数较多,容易使患者情绪低落,护士应当要主动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知识,讲述药物治理和护理治疗过程中目的、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保证良好的心态。

2.饮食选择中的心理护理。饮食选择主要是控制血糖,减轻病患的体重,促进他们的代谢活动,使他们通过合理的饮食达到身体健康状态。使患者明白饮食对于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以便保持自律。

3.制定锻炼计划。护士应当鼓励中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心情忧郁和过度紧张,告诉患者锻炼的好处,以及锻炼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能够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有患者因为心里状态不好导致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当注重疏导病人的心理障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护理,使病人能够保持正面积极的心理特点,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 张建芳,黄翔平.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05)

[2]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 全旭红.中国实用医刊. 200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