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寒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排寒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孔繁智 张兴夫 王志宁 曲晓磊 高红光 冀莹 吴玉 田辉 张云超 李东豫 刘爽 李月 赵鹏 张金戈 李正信(通讯作者)

辽宁清晨联盟中医服务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排寒疗法应用在寒湿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寒湿型腰痛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止痛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排寒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1.01±0.87)分,JOA评分(76.98±11.48)分;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2.74±1.66)分,JOA评分(65.55±7.1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寒疗法应用在寒湿型腰痛患者中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止痛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排寒疗法;寒湿型腰痛

腰痛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腰肌劳损等引发,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腰痛”范畴,临床常见的类型为寒湿型腰痛,患者主要以腰部冷痛为主,转侧不利,遇见阴雨天气疾病加重,病情反复,因此临床治疗相对困难[1]。本研究观察了排寒疗法应用在寒湿型腰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寒湿型腰痛患者15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例,男28例,女47例;年龄51~72岁,平均(60.68±1.74)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6.83±1.32)年。观察组75例,男29例,女46例;年龄50~73岁,平均(60.54±1.81)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6.79±1.2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寒湿型腰痛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课件腰部冷痛,转侧不利,随着病程延长症状加剧,静卧后疼痛不减,遇到阴雨天气疾病加重,舌苔白厚腻,脉沉迟,所有患者均已获取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通过后实施。除外合并严重肝、脑、肾器质性疾病患者,除外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除外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孕产期和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止痛治疗,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次,2次/d,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排寒疗法进行治疗,方法包括药拓开穴,局部推拿,介质膏涂抹后进行神灯照射,掌灸油封穴,将含有威灵仙、羌活、桑寄生、肉桂、细辛、川芎药物炒热后在患者背腧穴进行开穴治疗;针对患者腰痛严重部位进行局部推拿,采用揉、滚、按、压等手法进行;对患者腰部外涂槐黄油膏,使用消毒纱布覆盖,每天给予涂抹部位神灯照射2次,20min/次;利用特殊中草药精油(通筋络)少许倒入手掌心,按住在疼痛部位或相关穴位,每次20min,1次/d。上述治疗方法均为7d一疗程,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3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治愈为患者体征完全消失,腰部功能完全恢复;好转为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腰部功能仍有部分受限制;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腰部功能仍受限制,以治愈和好转计算总有效率[2]。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情况,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严重,采用腰部功能评分(JOA评分)评价患者腰部功能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19.0 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75

26(34.67)

36(48.00)

13(17.33)

82.67

观察组

75

43(57.33)

28(37.33)

4(5.33)

94.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JOA评分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观察组下降幅度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二胺氧化酶和肠功能评分变化对比(±s)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分)

JOA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75

6.54±2.54

2.74±1.66*

51.65±4.53

65.55±7.13*

观察组

75

6.61±2.62

1.01±0.87*#

51.61±4.63

76.98±11.4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寒湿型腰痛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或者闪挫等造成腰部气血运行不通畅,脉络拘挛失于濡养造成腰部出现以疼痛为主的病证,患者长期下背部酸痛或者胀痛,喜暖怕冷,在受寒、天气变化时加重,通过改变体位和适当活动后可以减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3]。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以止疼为主,虽然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对于远期效果不好,同时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中医学主张采取寒则温的原则,通过温热疗法可以达到去除寒湿、疏通经气的作用[4]

本研究采用了中医排寒疗法,该方法中以中药配制而成的药拓,经过高温蒸透后,可用于全身热敷、按压,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得以吸引,药效发挥得淋漓尽致;神灯照射则通过红外线进入机体与机体相应元素产生共振,使元素所在的原子团、分子团的活性得以大幅度提高,激活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增强对缺乏元素的吸收,调整体内元素的相对平衡,抑制体内自由基的增多、修复微循环通道等[5];掌灸则10秒就能穿透皮肤,经肌肉经络、骨骼,直达病灶,药物在穴位处就像无数个无形的针,似一层一层的波浪由穴位向周围发散,将穴位经络打通,调节阴阳,快速去痛[6]

综上所述,排寒疗法应用在寒湿型腰痛患者中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止痛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泽恩,余洋,郑驰前,等.中药熏洗结合杵针治疗腰腿痛(寒湿证)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5,1(9):112-113.

[2] 宋雨思,谢晓龙,方伟.使用大面积艾绒温灸器艾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观察[J]. 四川中医,2017,1(8):209-210.

[3] 秦玉革,王峰,秦玉恒,等.意气针灸疗法综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2015,35(11):1117-1120.

[4] 王荷琴.松解理筋手法联合微波理疗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7,32(6):1114-1117.

[5] 姜学亮,姜荷,张瑞芳.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7,46(4):506-509.

[6] 李松.温经通督药熥法配合艾灸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7,32(4):67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