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

刘小飞  李建新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体系,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方法: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结果:通过不断改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提升了医院感染的整体防控水平。结论: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抗菌药物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医院感染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医院感染还会对医疗技术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限制医疗技术的更好发展。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大了医院感染的数量和范围,同时也加剧了医院感染的控制难度。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了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改进的有效办法,现将研究流程报道如下。

1.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

    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是防控医院感染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卫生部门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各大医院应在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加大对感染预防的管理力度,委派专业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医院感染进行良好预防和控制,并将感染防控责任充分落实到个人。同时,医院还应建立由医师和护士长工程的感染管理小组,确保小组成员的稳定性,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持续防控,全面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1]

2.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

加快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能够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制度保障。医院应依据感染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预防规章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过程中,促使医护人员能够不断提升感染预防意识,确保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2.1完善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控制制度

现阶段,部分医院的主治医师对病例漏报事件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导致医院感染病例漏报事件频发,不利于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效率。因此,应制定完善的感染病例漏报控制制度,拟定感染病例漏报通知单,一旦发现感染病例漏报现象,严格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通知单,通过填写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病例漏报原因,使医护人员能够树立较强的病例上报意识,提升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原因的掌握程度,实现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事件发生概率的目的。

2.2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质量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频率,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价表,针对医院感染预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依据上级部门的整改意见,对处理措施进行细化,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质量。

2.3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药敏送检

为了杜绝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引发的医院感染,医院应完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标准,提升抗菌药物的送检频率,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护人员抗菌药物的使用意识和能力,拟定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及送检情况表,将科室所有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及药敏试验情况记录在表内,并安排专门人员收取抗菌药物使用及送检情况表。为了确保该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医院还应安排专职的感染防控人员不定期科室进行检查,并将抗菌药物使用及送检情况表纳入到医院感染防控标准中,对抗菌药物使用率≥50%,药敏试验≤50%的科室施以适当的处罚。

2.4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第一,应加强对化学消毒剂浓度的监测。针对因化学消毒剂浓度不合格引发的医院感染,感染管理科制定了完善的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记录表,由各科室负责对该表进行记录,并将监测责任充分落实到个人,确保问题发生时,有责可以,促使医护人员做好化学消毒剂的监测工作。第二,应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针对感染防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分析感染的原因,降低感染蔓延的时间,确保医院感染防控的实效性。第三,应规范紫外线灯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对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深入了解紫外线灯的使用情况,在原有紫外线灯使用情况监测记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紫外线灯使用监测档案,并将紫外线灯的强度测试、持续使用时间、维修时间等指标纳入到紫外线灯使用监测档案中去,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于月末统一阅览并分析,及时发现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紫外线灯的杀毒灭菌效果,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

3.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3.1不断提升医院感染防控人员的业务能力

医院感染防控人员应加强防控医院风险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展医院感染知识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技能,形成防控医院感染的良好基础。同时,医院也应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人员的培训,克服传统“一人多班”培训模式的弊端,定期派遣医院感染防控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针对医院感染的实际防控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如加强对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措施整改机构。

3.2打造多样性的感染知识培训体系

    促进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形成防控医院感染的良好基础。医院的各科室由于工作侧重点不同,因而,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此,医院应针对不同的科室,采取差异化的培训方法。同时,为了解决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工作时间差异不能参加培训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科将临床过程中所收集的感染防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组织成书面材料,下发给各科室,并将材料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传至医院的局域网,使每名职工都能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和技能[2]

结论:在防控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感染防控管理体系,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的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治效率。

参考文献:

[1]白微,钱瑛.注重细节规范管理,持续改进母婴同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258-259.

[2]赵烁,高晓东.我国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3:678-68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