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应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骨折应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观察

何忠民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164300

摘要】目的:探究创伤骨折患者经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创伤骨折的患者76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干预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采取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建议推广。

【关键词】创伤骨折;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临床效果

骨折主要是指跌倒与外部碰撞等因素引起的骨头结构完全或者部分断裂的情况。在临床骨科中,创伤骨折属于常见病[1]以及多发病,当下临床常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确切的效果。现对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经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价值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研究对象均明确为创伤骨折,入组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依照研究要求平分为两组,在常规组中,女14例,男24例;年龄处于19岁-62岁,均值(42.35±5.76)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20例。干预组有15例女,23例男;年龄位于20岁-61岁,均值(42.62±5.91)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7例,下肢骨折21例。两组性别、年龄与骨折类型等临床基础性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容有:采取臂丛阻滞麻醉,待麻药起效之后,于患者骨折部位行一切口,将骨折端充分暴露,并在直视下牵引骨折处,应用复位钳复位骨折部位。在C臂机X线透视下对复位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应用交锁髓内钉、金属螺钉以及接骨板固定骨折部位;最后常规关闭切口。

干预组:采取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方式为:术前完善患者骨折部位的各项检查,并给予临时固定措施,评估手术可行性。依照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实施不同的麻醉方式,其中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麻醉,下肢患者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嘱患者选取平卧位,清创并扩创开放性骨折患者,复位骨折的断端,闭合复位闭合性骨折,同时在其远端与近端依次选取适宜的部位打孔,应用螺纹钉固定上下两部分的骨折线,最后依照患者骨折部位的实际情况给予最合适的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在C臂X线作用下调整患者骨折断端并对位,最后加压外固定支架,确保外固定支架同患肢皮肤距离保持在两厘米。

术中骨折治疗仪频率在25-100Hz之间,于C形臂X光机下进行定位,接着在距骨折折断位置大约5-6cm位置以垂直的形式钻眼,同时上下分别传入固定针,一直到尖处达至对侧皮质,而后于X光机下对骨折处进行复位,且固定好各关节,经杆系的调整于骨折端间进行加压,同时针孔位置覆盖相应的无菌敷料。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半小时。

1.3疗效评价(观察)

①治疗效果评价,其中优:骨折部位接近或完全愈合,无移位与畸形情况,且患肢活动的能力接近正常;良:骨折基本上愈合,无移位、畸形,患肢活动改善显著;可:骨折有所恢复,无明显移位与畸形情况,但患肢活动受到限制;差: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或恶化。②生活质量评价[2]:评价调查用卷选取国际通用的专门针对创伤骨折患者的量表。内容包括:创伤骨折带来的生活负担、治疗满意度、认知功能、对日常生活影响、社交质量、症状与不适、性功能、睡眠、工作状况、社会支持与医护人员鼓励。指标则包括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机能、活力和躯体疼痛。各指标分值均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组间差应用x²检验;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组间差异经t值检验,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值小于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大于或等于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分析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5,P=0.0417),具体数据如下:常规组(n=38),优15例,良15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78.9%;干预组(n=38例),优19例,良1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7%。

2.2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数值(n)

情感职能

活力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生理机能

总体健康

常规组

38

72.15±5.27

70.52±4.36

72.94±5.74

71.62±4.02

74.16±4.03

74.62±2.24

72.36±2.91

74.56±3.05

干预组

38

81.69±1.74

82.10±1.26

81.62±2.03

83.13±2.46

84.62±2.31

83.07±2.33

84.62±2.79

83.64±4.42

t值

/

10.5965

13.1740

8.7884

15.0547

13.9072

13.3178

18.7468

10.4229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在给予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若为开放性骨折,则需先彻底实施创口清创与扩创,其后再复位断裂部位,应用外固定支架予以固定;其二、若为闭合性骨折,需先实施复位操作[3],待明确复位效果后再依次实施近端以及远端钻孔,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患处;其三、若为粉碎性骨折,则需先给予钢丝或者克氏针予以暂时缝合以及固定,对骨块进行游离,最后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其四、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给予碘伏溶液对手术部位进行擦洗,并采取消肿与抗感染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78.9%,低于干预组的94.7%,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与黄晓楠[5]研究结果得出的总有效率95%无明显差异,提示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使患者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此外,再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可知,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超过80分,与常规组对比优势更显著,表明外固定支架能使创伤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总之,创伤骨折患者给予外固定治疗效果可观,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行性较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革.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6):227-227.

[2]田辉.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10):2889-2890.

[3]阮默,徐永清,沙勇等.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 Ⅱ、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11):96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