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具与溶媒对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的影呴与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输液器具与溶媒对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的影呴与护理对策

朱虹虹 魏菊萍 王慧霞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730030

【摘要】目的:探究输液器具与溶媒对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应用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的160例患者分为四组,1组、2组使用的输液器不同,分别为一次性微量输液器以及一次性输液精密输液器,3组、4组使用的溶媒不同,分别为葡萄糖以及生理盐水,对比1组和2组以及3组和4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2组,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4组(P<0.05)。结论:1组、2组中对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选取一次性输液精密输液器相比一次性微量输液器患者不良反应率稍低一些,3组、4组中选择生理盐水溶媒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葡萄糖溶媒,值的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输液器具;溶媒;活血化淤;中药注射剂;护理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主要是通过中药的药材进行提取并炼化而成,在经过不同程序制备而成的一种药剂,它的主要疗效之一便是活血化瘀,且效果显著,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试验中。然而,根据不同的输液器具以及不同种类的溶媒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的患者160例,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平均每组40例。1组采一次性微量输液器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25—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76±4.78)岁;2组采用一次性输液精密输液器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治疗,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87±5.24)岁;3组则选用葡萄糖溶媒对患者进行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1—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32±6.21)岁;4组选用生理盐水溶媒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治疗,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在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8±7.12)岁。对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观察1组、2组

1组采用一次性微量输液器对患者实施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治疗,2组采用一次性输液精密输液器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治疗,除输液器方式不同外其他质量方法均一致,观察两组不同输液器对患者治疗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1.2.2观察3组、4组

3组选择葡萄糖溶媒对患者进行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治疗,4组选择生理盐水溶媒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形式的溶媒是否对患者后期的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如下:(1)观察并分析1组和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效果(2)观察并分析3组和4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效果。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均使用 SPSS24.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值 ± 标准差( x ± s) 表示,数据选取t 检验,以 P< 0. 05 代表有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组和2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影响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情况与2组患者相近,略高于2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和4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影响

同样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组患者不良影响情况明显高于4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在对患者实施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时,往往因中药注射液的药制剂种类繁多,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过敏等不良反应症状,一般来说,药物会随着浓度的高低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同样,输液速度的快慢,也会引起患者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或是不同成分的输液器具,也很容易因自身的不稳定性质对中药的注射剂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通常不会很大。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中含有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在溶媒混合或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很容易因理化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安全的输液器具以及溶媒体对患者实施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

3.2护理对策

为避免患者在进行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时,受到药物治疗的影响,我院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以下护理措施:(1)在实施药物注射前详细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等症状;(2)在第一次向患者注射中药注射剂时,应缩短注射剂的时间,给患者一个适应的过程;(3)谨慎对药物进行调配,避免在注射过程中因其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在注射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处理;(4)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在注射期间出现发烧、头晕等症状,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强,黄惠红,朱婷婷等.中药注射剂溶媒类型、滴速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J].河南中医,2015,35(12):3200-3202.

[2] 周育兰,颜向华,王宗贵等.80例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价[J].中国药师,2016,19(1):103-106.

[3] 程艳红.对不同输液器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6,37(4):100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