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刘磊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分为两组:采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的43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43例患儿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微创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病情发展较快,但因患儿年龄较小主诉不清或因早期症状不典型等没有及时得到诊治,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发展为阑尾穿孔、阑尾坏疽、阑尾周围脓肿等复杂性阑尾炎。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应用于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为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我院对收治的43例患儿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并与采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的43例患儿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临床表现、CT检查、B超检查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将以上患儿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54±3.21)岁;其中24例患儿为阑尾穿孔,10例患儿为阑尾坏疽,9例患儿为阑尾周围脓肿。观察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48±3.16)岁;其中25例患儿为阑尾穿孔,9例患儿为阑尾坏疽,9例患儿为阑尾周围脓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患儿取仰卧位,手术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采用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后对阑尾周围情况进行详细探查,吸尽腹腔脓液,顺着结肠带确定阑尾的位置,对系膜及阑尾根部进行常规处理,然后采用可吸收线行荷包包埋或“8”字缝合,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再使用甲硝唑液重洗腹腔,使用碘伏溶液冲洗手术切口。最后根据患儿的情况放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体位应为平卧位,做一5mm的脐窝纵行切口,将套管针置入,建立CO2气腹,将腹腔镜置入,常规探查腹腔内的情况。分别于左下腹反麦氏点和耻骨联合上方腹横纹位置,在直视下将5mm Trocar置入,使用吸引器将腹腔和盆腔内的脓液吸尽。然后将患儿的体位调整为头低足高位,略向左倾斜15°~30°,使用吸引器和无损伤抓钳对回盲部粘连进行钝性分离,使阑尾得以充分暴露,用4号丝线结扎一道对系膜进行处理,使用电钩顺着阑尾壁对系膜进行电灼并离断,距阑尾根部0.5cm和1.5cm的位置使用4号丝线各结扎一道,两结扎线间将阑尾切断,电凝烧灼对残端黏膜加以处理,不需要包埋,如果出现根部坏疽结扎不牢或无法结扎的情况,应借助腹腔镜使用可吸收线行“8”字缝扎。手术完成后,将脐部切口扩大,改换10mm Trocar将阑尾取出,用大量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液对腹腔进行冲洗,直至冲洗液变清,手术切口用碘伏消毒,根据患儿情况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5df831d91f253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5.78±16.27)min、(56.25±9.1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26±17.52)ml、(37.86±14.3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8.29±4.71)h、(9.86±4.35)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0.35±8.54)h、(24.26±8.12)h;住院时间分别为(9.24±2.34)d、(4.95±2.12)d;即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观察组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小儿由于阑尾壁较薄,炎症更易穿过黏膜并向浆膜层扩散。且由于小儿阑尾腔较细,如果出现肠梗阻易出现血运障碍,以上原因可能导致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发生。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切口大,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也逐渐达成共识。总结起来,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对腹壁造成的损伤小,患儿术后疼痛轻,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可大大缩短。且手术过程中医师不会直接碰触到腹腔脏器,可防止开放手术中纱布对肠壁的摩擦损伤及反复牵拉肠管,手术对于患儿肠管和周围脏器的刺激小,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大大缩短,可缩短住院时间[1-2]。②借助腹腔镜进行手术,手术视野大,暴露充分,可实现对感染灶的彻底清除,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同时可降低腹腔引流管的放置率,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的痛苦[3]。③手术过程中医师不需要与阑尾进行直接接触,切除的阑尾手术者不需接触阑尾,阑尾切除后经腹壁Trocar取出,可防止阑尾和腹壁切口直接接触,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本研究中,对收治的86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一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与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周良,侯广军,耿宪杰,等.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127-128.

[2]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6,29(2):342-344.

[3]戴少华,胡汉华,葛清萌,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