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

周燕华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2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 2 组患儿救治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给予恰当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关键词】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小儿;急救;护理

临床儿内科急症类型中, 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占有一定发生几率, 起病急骤, 病情发展迅速, 易诱发酸中毒, 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对患儿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积极开展急救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是保障预后的关键环节。本次选取42例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 实施整体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方案, 回顾分析资料,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2 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中男 11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 -6 岁,平均年龄(2.4±1.4)岁;急性喉炎2例,食管异物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4例,喉异物4例,急性喉水肿3例,急性阻塞性气管支气管炎3例,其他1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岁-7 岁,平均年龄(2.5±1.6)岁;急性喉炎2例,食管异物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6例,喉异物4例,急性喉水肿2例,急性阻塞性气管支气管炎2例,急性纤维蛋白型气管支气管炎1例,其他 1 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 2 组患儿采取相同的急救方法,具体如下: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分析其 发病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急救。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时,需给予其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当患儿呼吸和心搏停止 时,则需马上实施心肺复苏。提前准备好急救所需的设备和药品。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做好室内消毒工作,以防病毒传播。嘱咐患儿多休息, 对患儿饮食进行干预,指导患儿家长给患儿补充营养,向患儿家长讲解正确的用药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①术前护理。a)术前准备。严格检查、核对手术所需物品,对患儿的不良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根据其病情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式。b)心理护理。要安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重点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避免其不良情绪影响到患儿。如患儿哭闹、不配合,则可寻求家长的帮助,在家长的安抚下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②术后护理。a)呼吸道护理。为气管切开的患儿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以防出现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喉头痉挛、声带水肿、皮下气肿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干预。b)病情监测。在术后需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确保呼吸道畅通,术后未清醒的患儿需去枕平卧,并将头偏向一侧。对清醒后哭闹的患儿可做适当安抚,或协助其取舒适体位。在病房放置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便急救时随时取用。c)饮食护理。 术后患儿宜进食流质食物,之后再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食用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在患儿进食时,需防止其出现呛咳情况,如出现呛咳则需及时处理。d)出院指导。嘱咐患儿家长要重视患儿的保暖工作,注意预防感冒,防止出现呼吸道感染。禁止患儿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质地较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多进行户外活动,提升身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 2 组患儿治愈和死亡的例数,并比较 2 组治愈率。统计 2 组患儿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情况,并比较 2 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 组患儿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将患儿呼吸困难程度分为 1-4 级,级别越高表示呼吸困难程度越高,统计对比 2 组患儿急救和护理前后呼吸困难程度的差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组患儿救治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2 组患儿救治结果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死亡

观察组

21

21(100.0)

0(0.0)

对照组

21

20(95.24)

1(4.76)

2.2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脑水肿

总发生率

观察组

21

1(4.76)

1(4.76)

2(9.52)

4(19.05)

对照组

21

2(9.52)

2(9.52)

3(14.29)

7(33.33)

X2

-

-

-

-

4.612

P

-

-

-

-

0.036

3 讨论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多发病于儿童,具体包括急性喉炎、食管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喉异物、急性喉水肿、急性阻塞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纤维蛋白型气管支气管炎等,这些病症往往发病急、发展快,严重威胁患儿生命。一旦发病需及时救治,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以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儿童呼吸道解剖结构与组织方面的特点,使得病情往往比成年人更重,因此要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准确观察,判断病情,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和护理干预。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可以让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还能够提升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与护理质量;抢救成功后要重点对患儿做好呼吸道护理,保证呼吸道畅通,注意呼吸道并发症的防治,有利于患儿的恢复,以缩短住院时间,尽早康复;通过饮食指导,密切监测其病情,可以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实施急救和优质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效果大幅提升,治愈率达100%,而采用常规救治与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儿中出现1例死亡,治愈率仅为95.24%;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积极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维,钱柯.90 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治[J].重庆医学,

2015,25(22):3118- 3119.

[2] 张嘉雯.浅析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