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预防成年女性药物流产后并发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米非司酮预防成年女性药物流产后并发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桂娣

湖州市吴兴区康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成年女性药物流产后应用米非司酮药物预防并发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我院接收并行药物流产的成年女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组,就常规组(安慰剂治疗)及治疗组(米司非酮治疗)对预防并发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每组各54例。结果:两组的尿HCG低于流产前(P<0.05);治疗组的流产后并发妇科炎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成年女性药物流产后继续服用米非司酮药物,可预防后期并发妇科炎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并发妇科炎症

药物流产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其中孕激素受体与米非司酮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有效终止早孕、促进宫颈成熟等效果,具有流产成功率高、流产完全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文就米非司酮对药物流产后女性继续干预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治疗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药物流产术的成年女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早孕;不存在药流禁忌证;均在药流7d后仍旧存在阴道出血症状;孕囊低于2.5cm,排除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B超显示下孕囊未排除或者有残留患者;存在盆腔炎症患者。以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54例,其中常规组年龄为20-38(29±3.6)岁,孕次为0-2(1±0.6)次,停经时间为37-62(49.5±2.7)d;治疗组年龄为21-38(29.5±3.2)岁,孕次为1-2(1.5±0.3)次,停经时间为40-62(51±2.4)d。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对象资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药物流产前对患者实施常规性B超检查,确定孕囊及妊娠时间,指导患者在流产前2d服用米非司酮药物(规格:10mg,国药准字:H20010633,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一次20-50mg,一日2次,总量应控制在150mg内。在第三日叮嘱患者在饭前服用0.6mg米索前列醇,并观察阴道排出物及流血情况。常规组应用安慰剂治疗,持续3周;治疗组应用米司非酮治疗,一日50mg,持续3周。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两组患者均开展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尿HGG水平检测,在其流产后2d开展B超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宫内残留物,对于流产不全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及医生经验开展清宫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尿HGG水平及流产后妇科疾病并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属性为SPSS25.0,计量资料(尿HGG水平),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流产后妇科疾病并发情况),用n/%表示,采用5df87051ee252_html_6fcbf245373dd82a.gif 检验,并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之间对比有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尿HGG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流产前后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同组患者流产前后对比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尿HGG水平比较(IU/L)

组别

流产前

流产后2周

t

p

治疗组(n=54)

12476.8±4520.2

65.9±13.3

20.176

0.0000

常规组(n=54)

12531.8±4330.8

66.9±12.9

21.150

0.0000

t

0.0645

0.3966

--

--

P

0.9486

0.6925

--

--

2.2 两组流产后妇科疾病并发情况对比

治疗组阴道炎1例、宫颈炎1例,阴道出血1例,总发生率为5.6%;常规组阴道炎4例、宫颈炎3例,阴道出血5例,总发生率为18.5%,差异明显(

5df87051ee252_html_6fcbf245373dd82a.gif =4.2850,P=0.0384)。

3 讨论

米非司酮片属于受体水平抗孕药物类型,用以终止早孕,具有较为简单的流产机制,不易对患者子宫机能带来较大的损伤,进而避免了患者遭遇人工流产的痛苦。但在临床应用中,在不当的药物处理中,也有胚胎组织不完全排出的现象发生,增加了患者发生妇科炎症的几率。

研究显示:治疗组及常规组的尿HGG水平低于流产前(P<0.05);治疗组的并发妇科疾病发生率5.6%低于常规组的18.5%(P<0.05)。药物流产中应用的米非司酮等药物,抑制了患者的下丘脑至垂体至卵巢轴,将雌二醇分泌降低,进而将子宫内膜再生能力削弱,以上内分泌的变化均对卵巢功能恢复有干扰。药流后造成阴道过长时间的流血原因之一为机体内雌、孕激素表达不同步对子宫内膜修复有影响。由此临床中部分学者开始应用雌、孕激素的补充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症状,取得了一定成效。非司酮除了在药物流产中可应用,同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异常出血、流产后宫腔残留物等疾病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对子宫内残留物的清理,有利于子宫机能的较快恢复,使得抵御感染能力增强,进而减少了妇科炎症的发生。

综上,在药物流产后成年女性患者中继续应用米非司酮药物,能够实现较好的流产后妇科炎症预防效果。同时还应加强生殖健康宣传力度,进而提升女性患者的健康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海霞.米非司酮预防成年女性药物流产后并发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68-68.

[2]潘玉芳.B超监测结合口服米非司酮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临床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133-134.

[3]冼碧茹,李玉香,陆贯芬.加服米非司酮预防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的临床疗效比较[J].哈尔滨医药,2017,37(1):23-24.

[4]马亮娟.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5,13(26):75-76.

[5]李晓玲,蒋雪霞.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3):3623-3624.

[6]刘丹.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11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