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构建

董新艳

中信惠州医院 广东惠州 516006

【摘要】目的:比较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在呼吸窘迫综合征上的不同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各40例,分别设为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与早产儿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入院情况、危险因素、辅助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时间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早产儿组发病时间早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PS使用时间和辅助通气时间长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其治疗时间更长、并发症率更多,临床应针对其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的不同危险因素给予更强的治疗。

【关键词】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较

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胎儿娩出后不久,是一种呼吸障碍现象,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儿死亡,一般发生于早产儿、晚产儿,多因患儿在母体中生长不良、胎儿分娩前用药不当等原因而发生,临床多以PS与辅助通气进行治疗[1]。而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儿与早产儿在该病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临床需要针对其特点给予更有效的治疗。本文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各40例,试对比其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胎龄≥34周)、早产儿(胎龄<34)各40例,分别设为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与早产儿组。资料如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7~41周,平均(39.25±1.22)周。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0~34周,平均(32.18±1.06)周。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儿采取PS替代治疗与辅助通气治疗,搜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其入院后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状况,统计其辅助通气和PS治疗时间,总结两组患儿的发病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入院情况、危险因素、辅助通气和PS治疗时间,总结其临床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5df871bfb1818_html_956c70bc77e620f3.png ±s),检验t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

早产儿组的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早产、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的剖宫产、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儿的危险因素对比(n%

危险因素

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n=40)

早产儿组(n=40)

X2

P

未使用糖皮质激素

3(7.50)

11(27.50)

5.541

0.019

早产

0(0.00)

40(100.00)

80.000

0.000

胎盘异常

5(12.50)

18(45.00)

10.313

0.001

胎膜早破

2(5.00)

8(20.00)

4.114

0.043

剖宫产

20(50.00)

10(25.00)

5.333

0.021

脐带异常

14(35.00)

6(15.00)

4.267

0.039

宫内窘迫

25(62.50)

13(32.50)

7.218

0.007

妊娠期并发症

24(60.00)

14(35.00)

5.013

0.025

2.2 发病时间、治疗情况

早产儿组发病时间早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PS使用时间和辅助通气时间长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发病时间、治疗情况对比(5df871bfb1818_html_956c70bc77e620f3.png±s

分组

发病时间(小时)

PS使用时间(小时)

辅助通气时间(日)

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n=40)

4.71±1.15

4.44±1.07

3.05±2.01

早产儿组(n=40)

0.34±0.17

18.49±13.78

4.67±4.55

t

23.775

6.429

2.060

P

0.000

0.000

0.043

3 讨论

从结果中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在早产儿中主要是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早产、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在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中则主要是剖宫产、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如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原因在于早产儿因上述原因而提前娩出,其呼吸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肺功能较差,PS分泌能力低,更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而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因剖宫产而导致PS间接减少或消耗过多[2-5]。再看两组的发病时间与治疗状况,可以发现早产儿发病时间更早、PS替代治疗与辅助通气时间更长,这意味着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之间的发病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异,换言之,二者在治疗上需要作出正确的区分,不可盲目给予统一性的治疗。对于早产儿,临床需要更早地为其提供治疗,并且为了确保其获得不逊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地为其提供PS替代治疗与辅助通气治疗,当然这也正是结果中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组PS使用时间和辅助通气时间短于早产儿组的原因。

结语:

早产儿危险因素主要有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早产、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危险因素主要有剖宫产、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妊娠期并发症,前者治疗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临床应为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提供更强的治疗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莉,郑肖瑾.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7954-7955.

[2]李昕,姜春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差异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12):937-940.

[3]许花芬,邓春,李小玉.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对比[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08):1079-1083.

[4]袭蕊.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06):79-80.

[5]许红.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07):9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