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分析

赵永杰 张录喜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 721400

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活动性分为两组,即非活动组(n=31)和活动组(n=31),并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的3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以上研究对象均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指标中,活动组的IgA、C4、IgG、IgM均高于对照组,C3低于对照组,非活动组的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在检测阳性率上,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发原因是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致,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多个脏器和系统,如血液、心肺、肾脏、骨骼肌肉、皮肤黏膜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1]。而该疾病具有较多临床症状,这就增加了诊断难度,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进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要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案,确保诊断准确率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此次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相关研究,同时选择了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同一时期31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活动性分为两组,即非活动组(n=31)和活动组(n=31),并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的3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非活动组男患16例,女患15例,年龄24-69岁,年龄均值为(46.5±4.9)岁;活动组男患17例,女患14例,年龄25-69岁,年龄均值为(47.1±4.7)岁;健康组男性10例,女性21例,年龄24-65岁,年龄均值为(44.5±6.6)岁。以上三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上,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以上三组研究对象均采取5毫升空腹静脉血,通过离心处理获得血清后,放置在零下20度环境中存贮待检。应用种蛋白全自动分析仪和相应的试剂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IgA、C4、IgG 、C3、IgM。

1.3 观察指标

将三组研究对象检验后的IgA、C4、IgG、C3、IgM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并比较三组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SPSS19.0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93例研究对象的检测指标

三组研究对象在检测指标上,活动组的IgA、C4、IgG、IgM均高于对照组,C3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组的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93例研究对象的IgA、C4、IgG、C3、IgM指标(5df8721f24b11_html_3b56b67261b62e8.gif ±s,n=31)

分 组

IgA

C4

IgG

C3

IgM

非活动组

1.89±3.19#

0.31±0.27

19.07±2.22#

1.17±0.74

1.31±0.59

活动组

3.98±0.47#

0.11±0.03#

23.14±2.08#

0.55±0.41#

2.69±1.67#

对照组

1.04±0.67

0.37±0.29

11.98±2.87

0.97±0.64

1.22±0.76

注:#表示和对照组对比P<0.05。

2.2 对比93例研究对象检测阳性率

三组研究对象在检测阳性率上,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93例研究对象检测阳性率(n/%,n=31)

分 组

抗核糖核酸抗体u1RNP阳性

抗ds-DNA

抗体阳性

ANAS阳性

ENA多肽抗体

Sm阳性

非活动组

14(45.16)#

18(58.06)#

24(77.42)#

8(25.81)#

活动组

15(48.39)#

19(61.29)#

25(80.65)#

9(29.03)#

对照组

1(3.13)

0

1(3.13)

0

注:#表示和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主要是机体中产生了抵抗正常细胞的抗体,进而引发该疾病,若病发初期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严重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所以准确的诊断对患者治疗十分重要[2]。现今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通常会应用单一免疫学检查,但是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据相关研究证实,免疫学多中指标检验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诊断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同时减少假阴性现象[3]。国内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0.7。据文献显示,该疾病病发后,患者血清中产生自身抗体谱,以抗核酸抗原抗体为主。患者的C4指标下降要提前于其它补体成分,提高速度也低于其它成分,因此能够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诊断重要依据。而ENA多肽抗体Sm以及抗ds-DNA抗体是该疾病的重要抗体,通常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0至90%,患者的活动性与滴度成正比关系,所以通过该项指标可以判断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发展情况[4]。而ENA多肽抗体Sm、抗核糖核酸抗体u1RNP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受到治疗方式和病情发展的影响较小,进而降低了阳性率。

此次研究结果中,活动组的IgA、C4、IgG、IgM均高于对照组,C3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组的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能够弥补临床单一血清学检测的缺点,进而减少假阴性率现象以及漏诊率和误诊率,有利于患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 王峰, 王贞美,等. 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3):422-424.

[2] 高小平, 陈艳君, 赵宝霞,等. 抗SmD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5):548-549.

[3] 代荣琴, 陈洋, 刘玉枝,等. 抗U1RNP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价值[J]. 热带医学杂志, 2016, 16(10):1242-1244.

[4] 张群燕, 郭郡浩, 蔡辉.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分析[J].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6, 39(4):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