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敷料对难愈合伤口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新型敷料对难愈合伤口护理的应用

张翠蓉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难愈性伤口是临床伤口护理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并提供湿润以及保温,相比于普通的敷料来说,新型敷料能够有效减少更换次数,且保证时间较长,在伤口愈合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作者随机性选择35例患者实施分析,通过底新型敷料在难愈合伤口护理中的相关作用实施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新型敷料;难愈合伤口; 护理 ;应用

引言:伤口难以及时愈合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如果伤口长期难以愈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伤口产生感染,继而引发其他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果不及时加以诊治,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痛苦。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内已经出现很多类型的敷料。这些新型的敷料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患者的伤口愈合提供了新技术和新疗法,其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在很多的愈合方案中,湿性敷料是其中一种有效地方法。新型敷料对难愈合伤口主要在患者术后恢复的过程中产生的,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难以愈合出现调节机能紊乱,导致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影响,进而对患者的自我愈合产生影响。因此也可以说难愈合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伤口感染的几率,延迟患者治疗的时间。通过外力作用会加快患者的愈合程度,因此作者探讨新型敷料在难愈性伤口护理中的作用,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作者随机性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35例不同愈合程度的伤口的患者的护理情况实施分析,在所有的患者中皮肤挫伤患者10例,皮肤切伤患者9例,术后伤口感染患者例,小肠移植患者4例。心脏搭桥术后感染患者2例。且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新型敷料来实施护理。

1.2护理应用措施

1.2.1外伤患者护理措施

对患者受伤的情况实施有效性评估,对于受伤程度较浅的患者,首先需要使用盐水来实施清洗,并在创口处贴合新型的敷料。患者的伤口使用凡士林和纱布进行填塞,之后使用纱布进行覆盖,每天换药一次,患者在出院之后每三天换一次药,直到患者的伤口愈合停止换药。

对于一些创面严重感染的伤口,首先需要对坏死组织实施处理,对创面实施清理和缝合,针对不同的伤口采用不同的敷料来实施敷料,情况详见下表:

1.2.2术后伤口患者护理措施

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是伤口护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针对这类患者,患者的身体机能或者心理建设都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且患者术后伤口采用敷料来实施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针对此种情况,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来对患者的伤口实施清理,在保证伤口坏死组织在没有被彻底清除的情况下,需要依据患者的疼痛感为考量,避免患者的伤口再出血。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伤口程度来实施调整,如果患者的伤口出现坏死或者渗液,需要使用高盐类敷料并以纱布覆盖,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有14例患者的伤口为红色组织,因此在对此类患者,需要使用藻酸盐类来实施敷料,并使用纱布来进行覆盖,由于14例患者的伤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因此需要在2到3周的时间来对患者实施换药,同时由于其中的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感染,因此需要每天对患者实施敷料。

术后患者由于伤口难以愈合,除了在敷料上选择和外伤患者不同,且由于患者的身体机能不同,因此需要注意营养的摄入,例如,患者如果长期处于炎症的状态,患者处于伤口愈合需要消耗部分能量之外,还可能增加能量的需求和摄入。因此可能产生对伤口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实施建设化工作,只有采取上述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型敷料对难以愈合伤口护理产生的影响。

2 结果

伤口愈合主要表现在外伤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在5~14d,患者的换药平均次数在3次左右,且患者的疼痛率控制在10个百分点;通过6到12天的治疗患者的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且有2例患者在经过4到8天的治疗后伤口出现生长态势,且患者经过2次缝合之后,患者的伤口愈合程度良好,且患者的疼痛率控制在13个百分点左右。

3 讨论

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外科手术中采用湿性敷料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本次实验中,作者通过对新型敷料对难愈合伤口护理的相关内容实施分析本次论述中通过采用水胶体敷料、银离子敷料、质水胶敷料以及藻酸盐类敷料,其中水胶体敷料能够为伤口愈合提供适合的环境,银离子敷料在创面的保护以及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中,脂质水胶敷料的优点是不容易和皮肤发生黏连,因此在更换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但是无论是哪种敷料,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通过对新型敷料在临床上促进伤口的愈合,因此,不难看出,新型敷料除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伤口的愈合,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受,需要在临床学上加大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淑. 湿性愈合新型敷料在外伤难愈合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5):366-367.

[2]李莺锋. 难愈合伤口中湿性愈合新型敷料的使用和护理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9).

[3]丁亚宁. 湿性愈合理念在一例静脉溃疡伤口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17(7):40-42.

[4]韦健贤, 周震. 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处理中的实践——1例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的护理[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s2):74-74.

[5]刘晓萌, 王 冰, 张 捷,等. 淋巴瘤患者因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出现静脉炎导致皮肤破溃后实施伤口湿性愈合1例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