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婷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务科 250132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1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投诉率、护患纠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护理事业的完善[1]。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护理管理工作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被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1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在1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2.1)岁;实验组男性42例,女性37例,年龄分布在1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1.9)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即做好患者各项基础检查,记录生命体征,铺好床单位,了解病情,如有危重患者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避免出现风险事件。

观察组使用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其他成员组成,并制定风险预防制度和措施,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解决策略和护理干预流程。2、护士在风险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多与患者沟通,听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风险管理小组,及时调整。3、初始患者,护士要加强对其与家属的健康宣传,告知医院相关制度,明确陪床和看护的相关事项,叮嘱其要保护好个人私有财物。4、一旦发现风险事故,即便是诱因,也要及时上报给上级和管理小组,并尽快采取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危险和损失。5、定期组织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提高其风险护理意识和专业能力,尤其是一些新入职的护士。6、做好周总结、月总结和年度总结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护士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相反表现不佳的护士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护患纠纷评分,其中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患者出院前一天进行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评分参考我院的考核体系中的护理系统为标准,满分100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其中风险包括了给药事故、摔伤、输液反应等直接护理风险和财产丢失等间接护理风险。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实现了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其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及投诉率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护理管理后,对照组的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且两者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及投诉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风险发生率

投诉率

观察组

79

72(91.13)

2(2.53)

1(1.26)

对照组

79

64(81.01)

9(11.39)

10(12.66)

p

-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评分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护理管理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患纠纷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护患纠纷评分

观察组

79

96.53±2.99

7.22±1.08

对照组

79

82.19±3.27

26.32±1.90

p

-

<0.05

<0.05

3.讨论

护理风险是临床医疗中不可忽视的风险源,虽然很难达到完全规避,但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护理风险,是每位医疗工作者和我国医疗事业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护理管理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一环,往往关系着风险预防和护理的最终效果。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人员、护理方法、护理制度、设备、环境等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有效风险控制手段,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

刘芸在对70例接受护理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表明,患者对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分析科室现存风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等系列手段的风险管理满意度较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1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分别为2.53%和1.26%,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增强临床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患纠纷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了在增强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护患纠纷上,风险管理比常规的护理管理更有效果。本研究结果与以往文献数据相符[4]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护理中的风险发生率和患者的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玲.风险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3(04):727-728.

[2]张爱芬.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23(19):159-159.

[3]刘芸.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7):115-116.

[4]陶明瑛.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8):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