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穆亮 1 黄珂 2 张浩轩 3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 839000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而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锥高度、VAS、QOL等评分、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伤锥高度、VAS、QOL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0%较对照组75.0%明显较低,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7.5%较对照组25.0%明显较低,且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恢复伤锥高度,减轻伤锥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治疗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人较为多发,且患者一旦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则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1]。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外固定、对症用药、卧床休息等,但并发症多,因而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加以治疗,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起效快、疗效佳等[2]。因此本文即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8.5±2.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62-77岁,平均年龄为(57.4±3.1)岁。两组基础信息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即对伤锥情况经G型臂X线机透视进行标记和定位,注意矢状面与伤锥在X线直视下保持15度,穿刺部位为经皮椎弓根外上方,进入椎体前1/3,对穿刺针部位加以明确后,拔出针芯,调制骨水泥至糊状,在G型臂X线机透视下,向伤锥内缓慢注入骨水泥,确保骨水泥逐渐浸润骨小梁间隙,边缘呈毛刺状,待骨水泥逐渐向骨皮质散开时,继续注入骨水泥,骨水泥有向椎管内,椎间盘或椎体外浸润或其发生渗出,则需停止注入。注意当骨水泥硬化完全后拔除针芯,并压迫伤口数分钟。患者次日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而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即采取物理或药物镇痛,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8-10周后下床活动,且需佩戴支具,固定4-6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锥高度、VAS(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3]评价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程度呈正比。)、QOL(采用生活质量量表[4]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等评分、临床效果(判定标准[5]:可正常生活,椎体恢复正常高度,无疼痛为显效;生活轻微受影响,椎体恢复一定高度,轻微疼痛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为无效。)以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对比

在伤锥高度、VAS、QOL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见表1。

表1两组相关指标对比(5df87c34d3bfa_html_d8ae94ba4dac0339.gif ,n=40)

组别

伤锥高度(cm)

VAS(分)

QOL(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4.1±1.8

27.5±2.4*

5.5±1.2

1.2±0.5*

57.6±0.5

90.2±2.1*

对照组

14.7±1.9

20.2±2.6

5.4±1.4

2.5±0.3

56.4±0.4

80.3±2.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0%较对照组75.0%明显较低,且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效果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0

27

11

2

38(95.0%)*

对照组

40

16

14

10

30(75.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并发症对比

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7.5%较对照组25.0%明显较低,且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深静脉血栓

便秘

压疮

发生率(%)

观察组

40

0

2

1

3(7.5%)*

对照组

40

2

4

4

10(25.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所致骨折中,一种常见类型即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其多发于老年人,原因在于此类患者身体机能降低、骨质逐渐变得疏松,且一旦发生骨折,则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理能力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方法及早进行治疗。以往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临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但此类方法起效慢,且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多,因而不利于其康复。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可借助患者早期康复和活动特点,帮助其及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其起效快、并发症少,因而效果显著。常用的术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主要通过皮肤穿刺进入椎体中,并在影像学的监视下将骨水泥注入椎弓根内部,起到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锥高度、止痛等目的,其优势在于成本低、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迅速等[6]。本文的研究中,在伤锥高度、VAS、QOL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0%较对照组75.0%明显较低,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7.5%较对照组25.0%明显较低,且P<0.05。因此可见,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恢复伤锥高度,减轻伤锥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易泽洪,肖波,杨国奇,康兵文,习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3:128-129.

[2]王港,陈帅,刘晓曦.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126-128.

[3]闵有宝,祝宗华,徐文联.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J].中外医疗,2013,3204:115-116.

[4]何启新.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8:74-75.

[5]邹幼平.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108-110.

[6]陈志伸,郭延杰,练克俭,郭林新,刘晖.经皮及开放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08:52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