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全血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夏鹏飞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研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检测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效果情况。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6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象,全部患儿都接受血常规中WBC(白细胞计数)、全血C 反应蛋白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评定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与血常规或全血C反应蛋白单项检测相较,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P<0.05);同时,与病毒性感染患儿的指标水平相较,细菌性感染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和WBC计数都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工作而言,联合检测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能够提升诊断正确率,效果确切。

【关键词】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诊断效果

细菌感染性疾病属于儿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相关研究表明,这类疾病的致病原因与支原体、细菌、病毒侵犯幼儿机体有密切关联[1]。早期准确诊断是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对症治疗的关键前提。此文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6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象,主要研讨联合检测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对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积极作用,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来源

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6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象,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齐全,家长知晓并同意参与该项研究,签订了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排除采血前口服过药物、合并血液疾病或免疫系统障碍等病例;包括35例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年龄1-11岁,平均(5.6±2.73)岁;当中21例为呼吸道感染,17例为寄生虫病,15例为传染性疾病,12例为消化道感染。

1.2检验方法

65例患儿入院就诊后,均于未服用任何药物的状态下采集末梢全血(约2 mL),将血液样本放置在含有EDTA-K2抗凝管中,摇晃均匀之后冷藏待检,使用system-8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测定血液中WBC(白细胞计数)水平;使用西门子BNI型全自动特定蛋白仪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检测操作中采用的试剂及质控剂均为设备配套产品,严格遵照试剂说明书及相关流程、标准完成检测操作。

1.3评估指标及鉴定标准 

准确测定所有患儿血常规中WBC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对比二者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诊断正确率,同时分析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指标水平情况。鉴定标准[2]:若WBC计数>12×109/L,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10mg/L,即判定为阳性;联合检测时,任意一项为阳性即表明联合检测呈阳性。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5df87d53cdb18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 (n/%),数据对比经5df87d53cdb18_html_31f4d63ce1c67037.gif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2.1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情况

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常规或全血C反应蛋白单项检测,三者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1 65例患儿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情况[n/%

检测方法

呼吸道感染(21)

寄生虫病(17)

传染性疾病(15)

消化道感染(12)

总计(65)

血常规

9

6

7

6

28(43.08)

全血C反应蛋白

11

9

9

7

36(55.38)

联合检测

19

16

14

11

60(92.31)

2.2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指标水平情况

经临床确诊,65例患儿中,20例为病毒性感染,45例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患儿的指标水平比较,细菌性感染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和WBC计数都显著更高(

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 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患儿的指标水平情况(5df87d53cdb18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s

感染类型

病例数

全血C反应蛋白(mg/L)

WBC计数(×109/L)

细菌性感染

45

27.8±12.16

15.2±3.29

病毒性感染

20

14.3±6.29

8.3±1.64

3.讨论

幼儿具有较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其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侵入而患病,对患儿正常发育、成长带来不良影响。但儿科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表现存在较强相似性,且临床用药有很大差异,因此,尽早对两者进行临床确诊尤为重要。既往临床上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方法通常是测定血常规中WBC计数,但在检测血常规结果时极易受到日间变化、药物、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仅依据WBC计数判断区分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其准确率偏低。C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一般由肝细胞分泌合成;正常状态下,机体中C反应蛋白浓度很低,但出现炎症感染时,其浓度会快速上升。除此之外,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具有即时、床旁等多种优势,不会受到呼吸、心率、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干扰影响[3]。该项研究择取我院儿科接诊的6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象,主要评估共同检测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对这类患儿的诊断效果,结果指出:和血常规或全血C反应蛋白单项检测相较,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P<0.05);表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同时,在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方面,细菌性感染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和WBC计数都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患儿(P<0.05);表明,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应用有显著作用。

综上,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工作而言,联合检测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能够提升诊断正确率,为患儿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邹甜甜,费安兴,高淑珍,等.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54-1555.

[2]王英芳.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7):57-58.

[3]黄新生,赖鹏坚.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