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3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观察

吴建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重庆 400050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其均接受体外反搏治疗,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其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心病;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

CHD(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且以头晕、气促、胸闷、心悸和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1]。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其中体外反搏可以促使患者的心动周期保持稳定,其工作原理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相似,且以人体心电波传导触动为主要依据[2]。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其具有稳定、安全以及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目前体外反搏治疗尚未普及[3]。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治疗方式的了解,因此会出现较多误解,从而产生紧张和恐惧等情绪,易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有研究表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其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其在加强生理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体外反搏治疗的了解,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保证治疗效果[4-5]。本次研究以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为目的开展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其均接受体外反搏治疗,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50~77岁,平均为(61.13±3.49)岁;病程为1~19年,平均为(7.94±2.13)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为(61.43±3.42)岁;病程为1~18年,平均为(7.76±2.34)年。本次研究在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两组冠心病患者病程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2)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心绞痛发作次数为一周三次以上。

排除标准:(1)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2)合并脑出血患者;(3)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和饮食。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护理,并实施体外反搏的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接受体外反搏治疗前,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和年龄的不同开展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体外反搏治疗工作原理的了解,避免反搏器振动导致患者产生误解;将反搏器工作时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在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护理人员开展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该类人群的抗压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初期,会产生恐惧心理,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倾听患者诉说,加强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抑郁的心理;在体外反搏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各类急救仪器和药品的准备,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以便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在治疗后,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提高其对体外反搏的适应能力。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0%,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0%~80.0%,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0%,且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二者之和。采用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护理熟练度、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巧等,共分为满意:≥8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治疗依从性评估共分为优:患者主动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良:患者在经过劝服后配合治疗;差:患者在经过医护人员劝说后,仍然拒绝接受治疗,后经家属劝服接受治疗。

1.5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n=50)

33(66.00)

14(28.00)

3(6.00)

47(94.00)

对照组(n=50)

22(44.00)

17(34.00)

11(22.00)

39(78.00)

X2

-

-

-

5.316

P值

-

-

-

0.02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对比(5df87eab50647_html_1e635593720bea35.gif ±s)

组别

抑郁评分(SDS)

焦虑评分(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n=50)

54.13±7.43

26.41±4.21

52.17±6.35

24.65±4.98

对照组(n=50)

53.41±6.34

42.31±3.94

53.46±4.95

42.21±3.25

t值

0.521

19.499

1.133

28.880

P值

0.603

0.000

0.260

0.000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n=50)

35(70.00)

14(20.00)

1(2.00)

49(98.00)

对照组(n=50)

24(48.00)

14(28.00)

12(24.00)

38(76.00)

X2

-

-

-

10.700

P值

-

-

-

0.001

2.4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例(%)]

组别

依从性

实验组(n=50)

37(74.00)

11(22.00)

2(4.00)

48(96.00)

对照组(n=50)

25(50.00)

13(26.00)

12(24.00)

38(76.00)

X2

-

-

-

8.306

P值

-

-

-

0.004

3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季节变化、饱食、大量吸烟和情绪激动等密切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胸痛,其大多由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诱发,发作突然,多数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绞痛和压榨痛,该病为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7-9]。冠心病患者接受的治疗中以药物治疗较为常见,其主要目的为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并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但是当心血管病变进入晚期后,给予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达不到预期[10-11]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方法,其在患者的臀部和双下肢包上特制气囊套,将心电图的R波视为触发信号,随后压迫臀部和双侧下肢部位的大血管致使血液返至主动脉,提升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血流灌注,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脑供血[12-13]。体外反搏具有安全、稳定和无创的优点,和外科手术相比,其更易于使患者接受,但是患者在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影响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在强化生理护理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14-15]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显著改善,且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对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其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刚刚.动态心电图监测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7):33-34.

[2]赏楠,宫丽鸿.复方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素A2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2481-2483.

[3]厉坤鹏,周茹珍,赵俊等.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1(2):30-34.

[4]李肃,梅璐璐,侯敏等.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1例报告[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5):34-35.

[5]赵大鹏.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缺血总负荷及心率变异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02X):91-92.

[6]张树锋.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循证医学证据[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125-126.

[7]聂莉莎,王珊,赵能君.增强型体外反搏对69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6):116-119.

[8]郑雪丽,徐庆波,张晓君.体外反搏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心功能和外周血BNP、ALD及SUA水平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3):353-355.

[9]陈用贵,宫丽鸿,杨柏松等.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10):1169-1171.

[10]宫淑颖,宫丽鸿.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栓素A2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0):2929-2933.

[11]肖福龙,宫丽鸿.中西医结合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DA和SOD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8):1900-1902.

[12]赵闯,杜廷海,王艳艳.经穴体外反搏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2):20-21.

[13]姜丹,宫丽鸿.中西医结合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7):2094-2097.

[14]杨梅.复方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素A2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95):18666-18667.

[15]周秋宜.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重要性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7):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