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危机管理对降低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3

加强危机管理对降低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效果评价

赖汉媛

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 543200

【摘要】重症监护室作为护理风险较高的一个科室,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诸多不良事件,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从危机管理的特点、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风险以及危机管理措施三个方面探头了危机管理运用在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护理风险、重症监护室、危机管理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一个比较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具有病种多、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再加上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并且与普通患者相比,其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而危机管理的目的主要为减少或消除危机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有研究发现,将其运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因此,本文对重症监护室运用危机管理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综述,如下报道。

危机管理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危机管理包括三个特点,分别是不确定性、预防性以及应急性。因为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出现,所以呈现出不确定性特征,而预防作为危机管理的一个核心因素,通过将突发情况扼杀在摇篮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导致的经济损伤和不可见形象损失,所以具有预防性特点[2]。同时,危机的出现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时期,分别是前兆、发生、持续以及恢复,而在危机管理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可以化解危机,降低不良影响,所以表现为应急性特征。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

2.1护理人员因素

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点:①缺乏法律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认识到书写护理文件的重要性,对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以及不及时,甚至对护理记录进行涂改,在发生不良事件时,缺乏重要依据,从而导致护患纠纷;②技术水平不高。因为重症监护室中的仪器设备较多,再加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临床上,不仅增加了护理内容,还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但是护理人员忽略了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对仪器的操作不熟练,护理技能低下,则容易出现不良事件;③缺乏责任心。在护理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操作原则和规章制度执行,比如没有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出现输错血、打错针、给错药等情况,并且晚上值班时,在护士台打瞌睡、聊天、打电话、上网或看杂志等,使患者出现坠床、引流管脱落等情况;④护患沟通不良。因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全面,不了解病情变化,尤其是一些危重症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同情心、耐心以及爱心,态度冷漠,并且不愿意与患者及家属有过多的交流,从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2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缺乏对疾病严重性和复杂性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一些疾病因为无法明确诊断,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疗效不满意,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因为缺少家属陪伴,当病情进展时,如果医护人员没有仔细解释,则容易诱发护患纠纷。

2.3管理方法

护理人员与床位的比例失调,一名护理人员往往需要负责多名患者,再加上大多数为女性,探亲假、产假以及怀孕请假等因素,使护理人员缺失,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同时,因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多数为抢救或危重患者,因为人力资源安排不当,可能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医疗质量。

危机管理方法

3.1强化医护人员法律和危机意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医疗法规,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流程进行,尽量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减少违规操作,并且重视护理文书记录,不能随便涂改,尽量做到完整、及时、准确、真实以及客观。同时,科学的危机观一方面可以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危机事件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危机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危机教育,内容包括护理事故、差错以及纠纷等涉及的赔偿范围和法律法规等,并且通过开会讨论的形式,分析已经出现的护理危机,对其性质和原因进行了解,使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增强。

3.2加强技能培训

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而言,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专科和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该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并且结合实践和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应该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讨论疑难和急危重病例,并且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使自身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提高。同时,对于年轻和刚入职的护士,应该加强“三基”培训,并且组建护理质控小组,定期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

3.3重视护患沟通

有研究发现,在危机出现时,患者及家庭会突然陷入混乱状态,并且对疾病应对能力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入室前,医护人员要耐心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包括ICU的环境、管理制度等,告知家属限制探视的原因,并且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使家属放心。同时,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医护人员要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使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家属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告知患者病情变化,获得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拉近护患距离,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作为护理风险较高的一个科室,通过加强危机管理,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法律意识,并且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楼多多. 危机防范机制在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3):117-118.

[2]陈新. 危机管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131-132.

[3]何悦,陈京立,郭羽. 应用危机管理理论防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纠纷的探讨[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S1):73-75.

[4]弋萍.浅析护理危机管理在ICU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494-495.

陈晓霞. 重症监护室护理危机产生因素分析及管理策略[J]. 上海护理,2010,10(01):74-76.

ZhangYu,KhalidSadia,JiangLi.Diagnostic and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9,47(1):44-58.

Abu RadwanMaha,AhmadMuayyad.The Microorganisms on Nurses’ and Health Care Workers’ Uniform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J].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2019,28(1):94-106.

Liesching Timothy N.,Lei Yuxiu.Efficacy of High-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 Meta-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Outcomes[J].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9,34(2):140-152.

Ye-huan Wu,Qiu-jin Yao,Yu Zhang, et al.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Johns Hopkins Adapted Cognitive Exam (Chinese version) in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Brain Injury,2019,33(2):137-142.

Sadatsafavi Hessam,Niknejad Bahar,Shepley Mardelle.Probabilistic Return-on-Investment Analysis of Single-Family Versus Open-Bay Room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Early Evidence on Nosocomial Infec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Direct Cost of Care[J].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9,34(2):115-125.

Lele Abhijit,Cheever Chong,Healey Larry, et al.Operationalization of the Transition to Comfort Measures Only in the Neurocritical Care Unit: 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J].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2019,36(1):38-44.

D’Angelo Ryan G.,Rincavage Molly,Tata Asha L., et al.Impact of an Antipsychotic Discontinuation Bundle During Transitions of Ca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9,34(1):40-47.

Jennifer Gauntt,Priya Vaidyanathan,Sonali Basu.Utilizing serum bicarbonate instead of venous pH to transition from intravenous to subcutaneous insulin shortens the duration of insulin infusion in pediatric diabetic ketoacidosis[J].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9,32(1):11-17.

谢云.舒适护理模式在ICU床边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实践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87-88.

[15]Lisa A. Cross.Compassion Fatigue in Palliative Care Nursing[J].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Nursing,2019,21(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