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 课堂上消除中等生 “非积极现象”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在小学体育 课堂上消除中等生 “非积极现象”的策略研究

王洁  

浙江省杭州市 萧山区瓜沥镇明德学校    311241 

一、小学课堂“中等生”的表现及原因

在我的认知中体育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是快乐的、激情的,但是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却主动让自己处于被人忽略的位置。这些学生他们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性格内向,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表达自身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在体育活动、游戏以及比赛中从不积极表现,也不想争夺第一,我称这些表现为“非积极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1教学组织不合理

教师教学过程缺乏趣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内容安排太过简单、重复,缺乏新鲜感,枯燥的教学组织,都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无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未因材施教

教师未对学生具体的学习基础进行调查了解,选择的教学内容难度过大,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使运动能力中等的学生难以掌握。所以中等生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无法达到要求,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自尊心被打击到,对体育也慢慢失去了信心,从而沦落为非积极现象学生。

3处理问题太独断

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摆在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审判者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少有激励性的评价,以批评居多。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深入地调查就简单粗暴地随意解决,这样的做法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当一些平时表现较好动的学生发生状况时,教师第一反应就认定是这学生的错而进行不恰当的批评和惩罚。这些做法所造成的后果只能让学生产生非积极现象。

教材内容选择不当

1选择教材难度过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如果运动技能难度过大或者对身体素质要求过高,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认为这么难的动作不是自己能够理解,掌握并完成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中等生就会有意地回避练习,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选择教材缺乏吸引力

现阶段,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参与的运动项目更加丰富,相比较篮球、足球、轮滑、乒乓球等项目,教材中缺乏激情的运动项目如投掷实心球,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力量不够的学生,因为投掷的距离不远很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笑话,所以这些学生便有意地减少练习次数,甚至在教师不关注的情况下不参与练习,这样就产生了非积极现象。

来自自身方面原因

1.成绩中等

最不得志的往往是经过努力但是却达不到目标的人,中等生就处于这种尴尬的位置。他们比后进生有更高的期望,也比他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跟优生比,他们不管是理解能力、掌握能力、运动能力等又逊色不少。在体育竞赛中付出了相同努力却得不到别人那么耀眼的成绩更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产生“非积极现象”。

2.内心自卑

中等生没有耀眼的成绩,没有出众的身体素质,经常在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充当游戏与活动的“配角”。长此以往,这些中等生就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失去勇往直前的信心,如果长期无人疏导就会产生“非积极现象”。

3.性格内向

这些具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内向,他们不会跟别人吐露自己的想法,通常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倾述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感觉总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种内向的性格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愿意表露自己的能力,也不愿意和同学与教师分享内心想法,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彼此的隔阂,影响人际交往,在小组活动中也经常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4.习惯不好

具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由于处在学生中游,不需要为成绩而担忧,在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总会跟自己说“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也追不上那些优秀的同学”,长此以往就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在体育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知难而退,这就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非积极现象”。

改善中等生“非积极现象”的策略

1.正视“非积极现象”学生与现象

教师要正视“非积极现象”,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不能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发展。随时关注有“非积极现象”倾向或者已经消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与体质健康成长放在同一层面加以重视。

2.深化赏识教育

自卑心理是中等生产生“非积极现象”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它往往会导致或者加剧其他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化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理坚信学生能行,宽容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重塑信心,帮助学生形成勇往直前的积极情绪,并帮助他们分析体育技能学习和体育比赛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学生找到改进和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3..推进成功体育

在教学中,引入并推进“成功教育”的教学理念。一个充满失败的体育课会让人绝望,只有尝过成功的甜头才会让人全力以赴。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活动规则、降低活动难度、改变器材规格等方式,让“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体验到完成动作的快乐,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在不断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4.优化教学形式

教师根据那些具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心理特点,在练习中多采用集体项目的形式出现,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心理因素,组织不同群体、不同性质的比赛,消除消极对待运动的心理因素。学生在集体运动中,心理的压力能降至较低的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放下包袱、积极参与。同时,教师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将以成绩决定胜负和以动作质量决定胜负相结合,让运动能力相对不出色的中等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评价。

5.落实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因材施教,这是自古以来的教学观点,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原则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要了解学生的体质与学习基础,针对性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对待“非积极现象”的中等学生,尤其要进行更为耐心细致的重点落实:可以根据他们实际情况,降低教材难度和学习要求;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可以以他们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为只要指标。

6.建立激励机制

对于“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我在体育课中,建立了一些激励机制,进行了“健体之星”评比,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比如上课纪律,学习态度,成绩进步,活动积极性等来确定谁才是班级中的“健体之星”,“健体之星”评比算入平时成绩可以当做附加分。在教学中要加强正面评价,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多表现自己,敢于出来做示范,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及时捕捉闪光点,只要有进步就大力表扬,进一步帮助“非积极现象”学生树立自信心。

7.引导自我肯定

要真正养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还需要建立必要的期末评价制度,用一些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去鼓励学生,让“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在正面的褒奖中得到受重视和被尊重的心理满足,得到自我肯定,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真正走出“非积极现象”,达到自主练习和能动锻炼的目的。

8.加强家校联系——以体育作业带动孩子积极性

家庭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许多“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是因为受到父母亲的潜移默化后才形成的。基于这样的状况,我尝试给那些有“非积极现象”的中等生孩子布置一些体育作业,要求他们在双休日完成,作业的内容以休闲体育为主,形式以弹性作业为主,让学生家长帮助、督促并协同孩子一起完成,这样既也作业的形式促使了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了一种较好的锻炼品质,同时在父母亲一起练习中,浓厚了家庭的体育锻炼氛围。

三、结论与建议

占学生大多数的中等生表现出来的“非积极现象”我们一定重视,这些学生其实他们并不消极,他们可塑性很大,蕴藏的能量也很强,内心还是期望积极的。只要稳定他们,并通过关心教育和针对性地教学就一定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彰显,就能够让学生走出非积极的现象;就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作为教师,研究学生是我们永久的课题,本文通过积极诱导,新课改背景下,强调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交流,进而为学生营造出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更多学生对学习体育,参与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还要让这部分“中间力量”成为积极运动,向上的大集体,必须发扬永往直前的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师应科学、灵活的应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在课上课下不断观察、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才让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努力,并且让广大家长都来关注自己孩子的体育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学到知识,课上的技术动作得以巩固,从而培养其终身喜爱体育的意识与习惯。

参考文献

[1]杨锡山 范德华.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M].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苏守珏.在合作学习中激活“非积极表现”[J].教书育人,2007(23);

[3]隋秀芝. 关注“中等生”[J]. 文教资料, 2006,(04);

[4]蒋正平. 善待中等生[J]. 教育艺术, 2005,(09)

[5]张国平. 中等生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 安徽教育, 2005,(05)